天水在线天水在线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秦州>>正文
【沃野风采·最美兴农人】杨建太:扎根田间地头 用情服务“三农”(下)
(2023/12/11 21:51:57)  来源:秦州区融媒体中心  打印本页

  秦州区融媒体中心12月11日讯(记者  刘武锋)每一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都意味着对农民传统种植观念的颠覆,如何打消种植户的疑虑和不理解?言传不如身教。杨建太作为基层农技人员,从种到收,他坚持深入田间地头亲身做示范试验,领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依靠事实成果说话,让种植户接受应用新技术,取得好收成。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国家重点推广的稳粮扩油项目。秦州区93%耕地属山地,该项技术怎样推广才更适合秦州区实际,怎样的种植模式才能真正达到“一地双收”的目的?带着这些问题,2022年杨建太采用“3+2”“4+2”和“一穴双株”模式栽培了3亩,通过一年的试种、管理,取得了第一手适合秦州区种植的高产技术资料。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从理论上说是非常成功非常好的技术,但是我们没有试验。去年省上方案大豆玉米的带幅是1.2米,根据实际操作情况,1.2米的带幅很难达到,我们根据秦州区种植户实际情况,带幅就调整到2.6米到2.8米之间,通过追施供穗肥,产量也能达到1200斤到1300斤的水平。”秦州区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推广研究员杨建太说。

  今年是秦州区落实推广一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第二年,虽然创新的种植模式取得了高产,但是把这种高产种植模式应用到一万亩的种植面积,万一不能丰收怎么办,毕竟这事关全区5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败和效益,为此杨建太向省农科院农技专家进行了详细咨询,并复盘试种经验,最后开始推广。

  “今年这一项技术推广压力也非常大,好多种植合作社,还有好多人,这项技术怎样去指导、怎样去管理,所以我把所有种植户的合作社全跑到了,经常在关键时期进行技术指导,因为今年是第一年推广‘4+2’技术,要确保这一项技术取得成功。”秦州区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推广研究员杨建太说。

  三月份开始到十一月份,从种植到收获,杨建太都坚持到田间地头,操作示范、指导管理,像照顾孩子一样,悉心呵护着每一块田地,时刻不敢放松。

  “前期在农技师的指导下,给大豆控旺、杀虫,给玉米施营养肥,经过大家的努力,今年的秋粮收成不错。”秦州区蓬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鹏波说。

  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收获。11月7日,秦州区的1.13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迎来了一地“双丰收”,玉米总产在760万公斤左右,大豆产量在150万公斤以上。这都离不开杨建太的辛勤付出与努力。

  “玉米从去年每亩产量1000斤提升到1200斤。黄豆每亩300斤提升到400斤。”秦州区竹韵醇昶种养殖农民合作社负责人杜鑫说。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五年的驻村精准脱贫,三十年的农技服务,不管在哪个岗位,他都时刻提醒自己要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做一名“懂农业,爱农业、奉献农业”的农技推广工作者。工作35年来,杨建太无怨无悔奔忙在乡村的土地上,为了大地的丰收,为了农民的微笑,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农技工作者的满腔热情和高尚情怀。

  “我今年已经57岁了,在田间地头,风里来雨里去,泥里水里,作为年龄大的确实辛苦,但是我对现在新型的农业和新型的种植实体充满信心,我希望以后更多的实用技术、更多的新品种应用于农业,让种植户增加效益,也就是让他们多产粮食,多增加收入。”秦州区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推广研究员杨建太说。 (编辑:陈每阳  责编:黄璐  审核:莫晓燕)

(新闻来源:秦州区融媒体中心 转载:李俊锋)

摄影相关图片
天水在线《朝圣天水伏羲庙》第六 天水在线带你走进甘肃基亚特环保 天水在线视频|张家川为何叫“张 天水在线视频|理查德·克莱德曼 天水在线《朝圣天水伏羲庙》第五 天水在线视频|着我汉家衣裳,兴 天水在线《朝圣天水伏羲庙》第四 天水首届神农文化旅游节开幕(图) 天水在线航拍|首届神农文化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