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州区融媒体中心6月22日讯(记者 刘武锋)尹丽珺是秦州区区级玉雕技艺非遗传承人,也是制作荷包的“手艺人”。端午期间,尹丽珺就在工作室里“縬”起了精美的荷包,她用一个个小荷包,将健康和祝福传递给亲朋好友。
端午节制作和佩戴荷包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有辟邪驱瘟、祈福健康的寓意。走进尹丽珺的工作室,神勇威武的狮子、昂首腾飞的蛟龙、象征福禄的福袋等一件件制作精巧、寓意吉祥的荷包,传递着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让人赏心悦目。
“现在我们过端午节,一方面是继承了我们的传统,把非遗文化发扬光大,另一方面也是一个美好的祈愿,希望我们的孩子家人都身体健康、吉祥如意。”秦州区玉雕技艺非遗传承人尹丽珺说。

荷包虽小,但寓意无限,制作荷包是一件精细活,尹丽珺自幼就对手工刺绣情有独钟,她不光心灵手巧,而且耐心十足,制作荷包时,她在传统荷包的传承上加入了自己的创作,在布料、线色以及造型和图案搭配上都将美好的寓意和传统文化融入其中,承载了“求吉祈福、祛病健身”的美好祝愿。
“看这件荷包,底下的面料是蓝的,上面的穗子又是桃红的,平时我们觉得这两个颜色搭配在一起不协调,但是做到荷包里面它非常漂亮。面料选好之后,里面要填充药材,药材至少要五种,我们传统的天水荷包里面还要加入冰片,这样做出来的荷包,不但清香而且还有冰片凉凉醒脑的作用。”秦州区玉雕技艺非遗传承人尹丽珺说。

一枚精致的香包不仅用料讲究而且工艺严谨,制作需历经裁剪、刺绣、挖补、打结等多道工序。尹丽珺制作的荷包针工细密、绣中见美,图案也多姿多彩。她的荷包作品“童趣”“舞狮”“龙腾盛世”等在全国工艺品、中国手工艺术博览会上多次获奖。
“我也把它向着创新的方面发展,像我这件作品就参加了全国大赛,这件作品《童趣》,我是把传统文化的元素都加进去,这里有两个小孩在看《三字经》,有两个小孩在下围棋,这是一个非常唯美的童年趣事的场景。”秦州区玉雕技艺非遗传承人尹丽珺说。

小小荷包,承载的是厚重的文化积淀。尹丽珺于一针一线上体现着对传统文化的自我领悟,在一绳一结里表达着对传统文化的特殊情愫,她也希望更多的人将天水本地的“縬”荷包技艺传承下去。
“现在我们从事荷包创作的年轻人不多,因为它是一个手工工艺,非常费时,非常费力,我喜欢这个技艺,是我从小的时候跟着父辈在学习,我希望现在的孩子们能继续把我们的非遗手艺,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继承下来,不管是大学生、中学生、还是小朋友能喜欢这项技艺,我欢迎大家来我这里学习,我会倾我的力量,把我的技艺教授给大家。”秦州区玉雕技艺非遗传承人尹丽珺说。(编辑 陈每阳)
(新闻来源:秦州区融媒体中心 转载:李俊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