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区融媒体中心6月16日讯 近年来,秦州区紧紧围绕“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这一目标,结合实际精准发力,创新十项举措加快推动从活动拥军、单一拥军向机制拥军、社会拥军转变。双拥工作呈现出在继承中发展、在巩固中加强、在改革中创新的良好态势,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军队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完善制度强保障。制定了《秦州区困难退役军人帮扶援助工作制度》《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工作制度》《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军地结对共建制度》等制度机制,为双拥工作制度化、经常化、体系化提供了制度保障。
优抚政策全落实。通过年度点验建立优抚对象精准台账,发放各类优抚资金8800余万元。发放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一次性经济补助金及大学生新兵、高原条件兵一次性奖励金7500余万元,发放2019年至2021年义务兵家庭优待金2900余万元。

就业安置高质量。建立退役军人和用工企业“双需求”数据库,按照“符合条件安置一批、专场推介就业一批、线上双选就业一批”的“三个一批”工作法,高质量安置转业士官143名,举办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会7次、推荐就业420余人。
帮扶援助破难题。建立困难退役军人帮扶援助制度,常态化开展困难退役军人帮扶援助工作,建立全区困难退役军人数据库和帮扶援助资金池,近四年来,帮扶援助困难退役军人79人,发放帮扶援助资金25万余元。

志愿服务显担当。组建覆盖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的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468支、2800余人,秦州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荣获全省“2021年度疫情防控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和全市2021年度学雷锋志愿服务“最佳志愿服务组织”荣誉称号。
共建共驻添活力。投入200多万元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三项基础”建设,投资2970万元完成了5家驻军部队单位供暖锅炉煤改气项目,投资39万余元对78156部队35分队营区滑坡地段进行了彻底治理,投入500万元对军分区家属院进行了老旧小区改造。

密切联动见深情。通过“双十工程”互办实事,协调落实了4名军属就业、128名军人子女入学入托,帮助2名边海防官兵解决家庭实际困难,为3名优抚对象协调落实住房问题。疫情期间专门为驻区部队官兵进行核酸检测6轮次3000余人次,为驻军部队赠送图书及学习生活用品价值80多万元
营造氛围显尊崇。制作播出“抗美援朝出国作战老战士宣传特辑”和“我的红色印象”系列宣传短视频21期,完成了95名烈士事迹的整理刊印工作,抢救性挖掘整理了45名抗美援朝老战士事迹,通过烈士寻亲活动成功找到了张辉烈士的亲属。为二等功臣张博送喜报新闻被《中国国防报》《解放军报》、西部战区微信公众号、天水在线等军地媒体广泛传播。

牢记使命践初心。在区博物馆成立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践基地,成功举办纪念延安双拥运动兴起80周年大型主题展览,展出不同历史时期各类图片135幅、实物500余件,计划展出半年并组织全区干部职工,中小学生参观。(供稿 秦州退役军人事务局/编辑 赵雅琪 审核 杨旭)
(新闻来源:秦州区融媒体中心 转载:马文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