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州区融媒体中心10月11日讯 (记者 康睿 刘武锋)眼下,正是苹果大量上市的时节,今年,秦州区31.24万亩花牛、红富士苹果喜获丰收,凭借优良的品质和口碑,深受市场青睐,实现产量和效益“双赢”。
在中梁镇杨家山村苹果种植基地,记者看到,果农们正忙着采收苹果。个大、色艳、味好的红富士苹果已经全面上市。基地管理人员石兴元告诉记者,今年他们种植的35亩红富士苹果,亩产量达到7000斤左右,优果占80%。

“花牛苹果已经摘完了,现在是我们采摘富士的时间了,还有一周左右就采摘完了。销量也好,富士苹果已经给客商订完了,每斤价格在4元以上。”裕霖种苗繁育有限责任公司果园管理人员石兴元说。
九月是花牛苹果大量上市时节,秦州区藉口、中梁、皂郊、天水等镇的果农和种植大户,抢抓晴天有利时间采摘和销售。目前,全区花牛苹果采摘销售已接近尾声,其中80%已销售完成,剩下的20%入冷库储存,后期将分期销售。在价格方面,今年的销售价格和去年相比,增幅每斤在0.5元至1元左右。

“今年苹果好,价钱也好,每斤卖3.5元左右。客商在门口,我们不愁卖,客商基本都从原产地看好了,运下去就卖了。”藉口镇放牛村果农刘继平说。
“我们有10间库房,能存4000吨。目前,花牛苹果存了1500吨,富士苹果正常每年存1800到2000吨。花牛再有10天就入库结束,富士还有30天左右入库结束。今年的价格相对往年来说比较高,同品质的相对往年高出1元多。”天水易天果业有限公司经理王代生说。

“今年苹果销售比较顺畅,预计总产量能达到40万吨左右,产值和去年基本持平,能达到15亿元以上。”秦州区果业发展中心副主任万文奎说。
今年花牛苹果上市期间,秦州区建成的年分选能力12500吨的首条数字化智能苹果分选线投入使用,大大提高了果品分选质量,实现对果实大小、色度、瑕疵、含糖量等外观和内在指标的精准分选。同时,根据客户和市场需求,对苹果外在品质、内在品质及重量进行精准分级,进一步提升了苹果标准化水平及品牌效应。

“我们今年在江西绿萌控股有限公司引进了一套7.0的数字化智能设备,把我们人为解决不了的问题全部解决了,从而让我们的苹果上了一个质量等级。”天水易天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闫小刚说。

苹果产业是秦州区多年精心培植发展壮大起来的特色优势产业,也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目前,全区苹果种植总面积达31.24万亩,结果面积达25.9万亩,产量40余万吨,产值15.05亿元,配套建成果品贮藏库200余座,总库容12万余吨。同时,全区30余家骨干果品营销企业逐步建立起了较为稳固的营销网络,其中6家果品营销企业被认定为省级果品营销企业,2家企业取得果品出口资质。果品产业链的延伸和日趋完善,为全区果品产销两旺奠定了坚实基础。(编辑 陈每阳)
(来源:秦州区融媒体中心 转载:陶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