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在线天水在线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秦州>>正文
【我们这十年】多措并举破教育均衡之难 长远布局实现“有学上”到“上好学”
(2022/10/4 20:19:55)  来源:秦州区融媒体中心  打印本页

  秦州区融媒体中心10月4日讯  (记者  庞贵琦赵婷)党的十八大以来,秦州区始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把教育工作摆在全局性、先导性、基础性的重要位置,精心谋划、长远布局、统筹推进,突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顺应人民群众追求公平优质教育的热切期盼,全方位多维度推进教育工作落实落地见效,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这十年》一起来关注《多措并举破教育均衡之难长远布局实现“有学上”到“上好学”》。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下一代万千儿童的健康成长。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秦州区始终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原则,把规范幼儿园管理及扩大办园规模作为提升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抓手。走进解放路幼儿园暖和湾分园,崭新的教学设施展现在眼前,漂亮的教室,完备的基础设施,无不展示了教育环境的巨大变化。

  “自解放路幼儿园暖和湾分园开园以来,我就给孩子选择了解放路幼儿园暖和湾分园,原因是离家近,上学也方便,公立幼儿园就是收费比较标准,伙食也好,对娃娃的教育也非常专业。”解放路幼儿园暖和湾分园幼儿家长马继君说。

  “自2021年建园招生以来,目前开设大中小总共6个班级,幼儿271名。分园以名园办分园的管理模式,由解放路幼儿园统一管理,并选派业务精湛、素质全面的教师队伍,确保幼儿园教育工作顺利开展,有效缓解了周边幼儿入园难的问题,实现了家长们‘幼有优育’的关切和愿望。”解放路幼儿园暖和湾分园园长孙文婧说。

  十年来,秦州区聚焦公平普惠原则,新建公办幼儿园130所,新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41所,学前教育资源不断扩大,办园行为持续规范。在发展学前教育的同时,秦州区还通过项目建设,持续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建设路第二小学玉昇分校将原来的刘家庄小学、窝驼小学进行整合,新建的建设路第二小学玉昇分校内,崭新的校舍、完备的教学设施,让西城区的教育资源得到了极大提升。

  “建二小学玉昇分校项目于2022年8月建成,新增学位1320个,进一步优化了西城区教育布局,让片区服务区群众子女及更多的进城务工子女享受到了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同时,学校设施设备一流、功能齐全,建有十二个功能教室,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建设路第二小学玉昇分校校长万雄飞说。

  十年来,秦州区紧抓义务教育“薄改”、薄弱环节提升工程机遇,科学规划调整教育资源布局,全力加快教育项目建设,累计投入资金15.42亿元,共建设教育项目742个,罗玉中学、育生中学等学校改扩建项目的实施,市三中新校区、玉泉中学等项目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使全区教育资源布局持续优化,基础教育扩容增量不断加快,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政府投资1.2亿元,从原来老校区的不到12亩,到现在有58亩这么宽敞的地方,满足我们学校‘五育并举’,学生全面发展各方面的需要。新校搬迁以来,从学生人数、教学质量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稳步的提高,符合办人民满意教育这一宗旨和主线。”天水市玉泉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石瑰硕说。

  在持续改善教育硬件设施的同时,秦州区在教育教学管理中,通过改革创新,大力拓展“联盟办学”“名校办分校”等模式,让名校良好的管理模式得到全面扩展和强化,带动其他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新华门小学玉成分校就是名校建分校的成功案例,该校于2018年秋季开始招生,现有学生2100多名,已经成为服务片区的优质学校。

  “在集团化办学理念的引领下,玉成分校与新华门校本部统一管理、师资融通,本校选派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到分校任教,带动分校教育教学工作。通过‘师带徒’‘集团校联盟大教研’、评优课、参加名师之路观摩学习等一系列活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实行一个法人、一套班子、一支队伍、一种制度的‘四一’管理模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新华门小学玉成分校教导处副主任吴小东说。

  过去的十年,是秦州区教育资源布局调整最有力的十年,是教育功能环境改变最显著的十念,是教育发展成果共享最实惠的十年,是全区教育夯基筑底的十年。通过十年的发展,秦州区教育发展更加均衡,教育更加公平,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实现了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历史转变。

  (来源:秦州区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

摄影相关图片
天水在线视频|天水关前一声吼 天水在线视频|《说唱脸谱》 热烈庆祝天水民生购物中心开业20 “千山万水 就爱天水——天水市非 欧亚达家居天水商场 “双节联欢惠 天水在线视频|秦州区“中国农民 天水在线视频|《最美志愿红》 天水在线视频|天水市2022年花牛 天水在线聚焦:今年的“花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