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秦州区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强作风、优服务、抓落实、促发展”这一主题,精准施策,对症下药,着力解决作风方面突出问题,推动党员干部能力素质和服务意识全面提高,营造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力以赴抓落实的良好氛围。为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区作风办联合区融媒体中心开设《“一把手”谈作风》专栏,邀请区直单位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和各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对各自单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访谈。
本期访谈嘉宾是藉口镇党委书记鲍晓炜
藉口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及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以开展“强作风、优服务、抓落实、促发展”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以强化作风建设作为更好服务“三农”的有力保障,坚持作风建设与“三农”工作“两手抓、两不误”,脚踏实地干事业,锲而不舍转作风,推动作风建设年活动深入开展、走深走实,努力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助力乡村振兴加力提速。
一是严管理强作风。坚持将培育一支讲规矩、守纪律、知敬畏、存戒惧的镇村干部队伍作为“强作风、优服务、抓落实、促发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的中心任务,健全完善《藉口镇镇村干部管理办法》《考勤管理制度》《请销假制度》《值班制度》等一系列干部管理制度,为镇村干部厘定了行为界限,量化了工作责任。同时通过监督问责、工作追责,提高了镇村干部的违纪“成本”,倒逼干部在思想上划红线,在行为上明界限,帮助干部在严管下成长、在磨砺中成才。在干部管理过程中,拓展思路、创新机制,采取“考核结果+报酬发放”方式,将基层党建、集体经济积累、富民产业培育、人居环境整治、新冠疫苗接种等工作考核情况与镇干部的“乡镇津贴”、村干部的“绩效工资”相挂钩,奖优罚劣,有效解决了“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激发了镇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
二是抓教育优服务。好干部既是“管”出来的,更是“育”出来的。我们始终坚持管育结合,将干部教育作为转变作风,严明纪律的治本之策,针对部分干部“不想为、不愿为、不会为”的问题,在完善制度强管理的同时,注重干部廉洁意识培育,本领能力提升。在干部教育过程中,我们将党风廉政建设、干部作风建设、纪法教育和发生在“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典型案例等内容纳入到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周一例会、“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之中,通过集中学习、观看《警钟长鸣》《巡视利剑》等警示教育片等方式,将廉洁教育融入日常,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做到对党忠诚,保持自重自省,遵守党纪国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权力观,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同时,注重提升干部把方向、做决策、抓落实的能力和水平,收集整理镇村干部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存在的明显短板,采取镇村干部“点单”,党建办“接单”,镇党委“下单”的方式,邀请相关专家和党校讲师围绕基层党建、产业发展、“三农”政策法规等内容开展集中培训,并组织镇村干部赴康县、武山、会宁、秦安等地就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培育、革命精神传承、绿化苗木栽培等内容进行实地学习,让镇村干部增长了见识,丰富了知识,开拓了视野,更好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
三是重历练抓落实。坚持将2022年度春季绿化及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作为“强作风、优服务、抓落实、促发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的有力抓手和转变干部作风的有效方式。在春季绿化过程中,广泛动员机关干部“应征入伍”、带头履“植”、蹲点跟进,全程参与春季绿化工作。在3个月时间里,发动镇村干部、在家党员群众2600余人次,对金河沿岸3公里人行道与河堤空闲地带进行填土绿化,栽植大叶女贞、七叶树等绿化苗木2200株。对藉罗公路藉口段12公里内的8000余株老树进行修剪、施肥、背梗建网,塑造了“金河两岸绿成荫,马鞍山上花锦簇”的秀美风光。在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中,动员全镇41个党支部984名党员带头行动,积极投身人居环境整治一线,扎实开展以“拆、挪、改、建、清、植”六大行动,拆除塌房烂院53处112间,残垣断壁85处;腾挪柴草850m3;新建垃圾集中收集点12处;硬化巷道4300㎡;对道路沿线、村庄主巷道沿线240公里进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清运生活垃圾80余吨,清理村内沟渠110公里;铲除户外“小广告”900余处,优化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了村庄整体面貌。通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实践历练,让镇村干部在与群众“并肩作战”中砥砺品行,严明纪律,有效改变了部分镇村干部“慵懒散”、“推脱绕”的“故瘴顽疾”,推动了干部作风持续转变。
四是强产业促发展。坚持将产业振兴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号工程”和“强作风、优服务、抓落实、促发展”的最终落点,注重将富民产业培育作为历练干部的“练兵场”,教育培训的“大课堂”,检验本领的“试金石”,在加速产业发展中理思路、补短板、挖潜力,全力推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提档升级。借秦州新城建设“主阵地”之“东风”,牵住江南市场、现代物流园等商贸物流项目“牛鼻子”,推动项目运营与林果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利用职教园、装配式产业园等项目运营拉动更多就业空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同时,坚持以老果园改造作为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的切入点,以“石泉-新尧”老果园改造项目为突破口,分年度对该区域1132亩核桃老果园进行更新改造。目前已完成石泉片区老果园改造358亩,改植花椒11814株。注重现代农业技术运用,在缑家庄、楯子摊等村试点推广“枝条嫁接技术”,将“红灯”等旧樱桃品种更新换代为“俄8”、“胜利”等新品种,目前已完成大樱桃品种更新260亩11400株。同时引导群众对易患“腐烂病”的老苹果树进行果断处置,重新补栽其他树种,完成改造12500亩,通过以上项目的实施,有效激活了老旧果园的新产能,为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一步,我们将紧盯“强作风、优服务、抓落实、促发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目标任务,坚持立足“三新一高”,突出问题整改落实和长效机制的建设,持续转变干部作风,严明工作纪律,激发干部干事创业动力与活力,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坚强的作风保障。
(新闻来源:秦州区融媒体中心 转载:李俊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