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州区融媒体中心6月20日讯(记者 高世飞)今年以来,秦州区秦岭镇以党建为引领,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走出了一条多元化集体经济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仲夏时节,秦岭镇董集寨村群山苍郁叠翠,山坳上几座大棚掩映在绿林中,这是董集寨村今年新建成的月季花卉育苗基地。大棚内,管理人员正在对花卉进行拔草、浇水等管养工作。
“为了发展村集体经济,我们村党支部和帮扶工作队商量,最后决定在我们村上租了5亩地,搭了6个大棚。”秦岭镇董集寨村党支部书记董晓民说。

2021年,董集寨村在发展毛木耳、蘑菇等产业的基础上,新建了花卉育苗基地。目前,大棚里培育的月季花、金叶榆、紫叶矮樱、蔷薇竞相绽放,争奇斗艳,姹紫嫣红,这正是村上发展大棚花卉产业结出的硕果。
“预计现在成活率是99%,今年的村集体经济要发展到8万元左右。为了更好地发展,带动群众发家致富,我们农户也可以参与其中,来种植花卉,到时候我们也可以销售。”秦岭镇董集寨村党支部书记董晓民说。

今年秦岭镇梁家门村通过村党组织领办股份经济合作社,加快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蔬菜种植基地,实现村集体增收、村民受益的“双赢”发展。如今,村集体经济发展有了一定的基础,带领村民增收致富的后劲也越来越足。
“我也过来看个棚、打个药、拔个草、浇个水,就是就近挣一点,有点收入。”秦岭镇梁家门村村民梁尚忠说。

“现在,我们村上的6个大棚种了西红柿、黄瓜、白豆角、辣椒这几样短平快蔬菜。这个收入,我们就再发展壮大我们村集体资金,剩余的收益我们就发展公益事业,完善我们村上的基础设施。”秦岭镇梁家门村党支部书记梁红兵说。

今年,秦岭镇在加快农业特色产业结构调整上狠下功夫,培育了一批可持续性发展的优质产业。截止目前,在实体产业带动下,全镇村集体经济发展2万元以下村全面实现清零,全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在5万元以上村将达到16个。
“今年以来,我们麻山头村在党支部的引领下,结合撂荒地整治工作,种植50亩小荞麦,目前小荞长势良好,预计到今年7月份收割后,可以增收3万多元。”秦岭镇麻山头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李元峰说。
“新模式下村集体经济将成为村级今后自主发展小产业、培育多元化集体经济发展的基石,将成为助推村级公益事业发展,解决村内基础设施短板的资金源泉。”秦岭镇党委副书记马瑞杰说。(编辑 陈每阳)
(新闻来源:秦州区融媒体中心 转载:李俊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