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州区融媒体中心4月14日讯(记者 李欣 高世飞)秦州区牡丹镇马家川是秦州区现代农业园区的一个次核心区,近年来,园区积极调整蔬菜产业结构,通过引进新品种和先进技术,加快设施蔬菜基地提质增效,做大做强蔬菜产业,进一步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在牡丹镇马家川绿园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排排大棚连方成片。走进大棚里,辣椒、豆角的幼苗铺满了田垄,一派绿意盎然、生机勃发的生长景象。随着气温的逐步回升、光照时间的延长和光照强度的增加,温室大棚蔬菜正式进入生长的旺盛阶段。

“栽上有一个月了,前几天,我们就是搭架、绕枝、锄草。每天早上我们开门、绑二膜、拉棚。”牡丹镇王宋村村民王会会说。

苗好五成收,秧好一半功。一排排育苗台上,绿油油的辣椒、西红柿、豆角苗,青翠欲滴。村民们也忙着给幼苗除草。近年来,该合作社实行规范化、规模化集中育苗,为确保蔬菜育苗质量,秦州区经管站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合作社进行指导。育出来的菜苗,不仅长势好,而且还能给农户节省很多生产成本,有效解决了农户育苗难、增收难的问题。

“我们的辣椒苗一部分是自己栽了 ,一部分是给监测户、边缘户免费提供了。现在这个辣椒苗到5月20号左右就给农户供给了,西红柿苗、西兰花苗现在都育好了,直接把那个辣椒苗一拔,垄一起,就移栽到上面了。”绿园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保军说。

据了解,目前,牡丹镇马家川设施蔬菜基地园区面积达1200亩,育有蔬菜种苗8000万余株。在做好设施蔬菜种植的同时,秦州区农业部门还根据市场需求,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调整大棚蔬菜产业结构,引进新品种和先进技术,做大做活做优大棚蔬菜产业,让大棚蔬菜老产业焕发新活力,实现群众增收,推动乡村振兴。

“新品种每年都引进了,像这圣女果、釜山88,还有这些沙窝萝卜这一类的,还有现在这两年的马家沟芹菜都比较好。”绿园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保军说。

“我们的蔬菜品种上还有些老化,为了适应市场,适应我们农户的需求,我们合理引进新品种,供应给合作社进行种植,通过试验示范种植,下一步我们进行大面积的推广。”秦州区农业农村局经济作物工作站站长李惠东说。(编辑 陈每阳)
(新闻来源:秦州区融媒体中心 转载:李俊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