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州区融媒体中心3月7日讯 为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等方面的作用,近期,秦州区着力于发展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进一步发挥党组织活动场所、党性教育课堂、成果展示窗口和培训教育基地等综合功能,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激发投身建设和美幸福秦州的豪情壮志。

秦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通过推行“中心+基地”实践模式,有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创新突破。“基地”即重点打造思想理论、红色基因、乡村产业振兴、传统文化、群众文体活动、未成年人教育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开展点对点、面对面的文明实践服务,以吸引不同需求、不同兴趣爱好的群众向基地汇聚,有效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
目前,秦州区实践中心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打造了国旗一条街、好人一条街、传统文化一条街、新风尚一条街、诚信一条街,依托图书馆、博物馆、学校等阵地资源,建设成立了11个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教育基地。
打造“有品牌”的实践基地
石马坪街道立足实际,通过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构建起辖区单位共同参与的区域党建联合体,以“抓重点、破难点、创亮点”为主题,找准组织建设和服务群众之间的结合点进行结对帮扶,将文明实践阵地建设延伸至小区楼院。打造了红色“1112”品牌(即,一站:红色驿站;一廊:红色文化长廊;一课:红色微课堂;两队:红色宣传队和红色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依托街道实践所联动建成秦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红色教育基地,切实增强宣传思想工作和服务群众的能力,引领推动街道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打造“接地气”的实践基地
大城街道文明实践所建成拥有一墙一榜一吧一平台(城市记忆墙、大城好人榜、新时代书吧、学雷锋志愿服务平台),一阁一社一堂一展馆(丹青阁、曲艺社、博弈堂、秦粹馆)的功能场所,既是方便群众休闲、娱乐、学习的大舞台,也是街道社区开展思想政策宣讲的大平台。通过文明实践“大讲堂”“微宣讲”“小喇叭”“送学上门”等形式,寓教于乐、融传于趣,让理论接地气、贴民心,让宣讲“活”起来、“动”起来,推动党的理论政策深入人心。同时,把党史学习教育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重要工作,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及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宣讲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进群众、深入基层,并转化为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实际行动和贴心服务。
打造“有特色”的实践基地
田家炳中学新时代文明实践禁毒教育基地的建成使用,对强化禁毒教育,震慑毒品违法犯罪,增强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识毒、防毒、拒毒意识具有重要意义。拒绝毒品、参与禁毒,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秦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关心支持基地建设,积极建言献策,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和形式,组织动员社会各界人士,充分发挥基地的教育作用,使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通过参观更直观的感受到毒品危害,提高识毒能力、增强防毒意识、坚定拒毒决心,增强禁毒教育的实效。

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建设是秦州区创新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重要探索,也是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举措。11个基地各具特色,以点串线,协同推进阵地资源、文化资源、人才资源等优质资源辐射周边,串联起秦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路径。要把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基地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对接群众精神文化新需求、新期待,在服务群众中教育引导群众,在解决问题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编辑 赵雅琪)
(新闻来源:秦州区融媒体中心 转载:李俊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