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中全会精神在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系列报道之三
“红色堡垒”建小区 服务群众零距离

秦州区融媒体中心12月30日讯(记者 记者 李欣 王歧)天水郡街道按照“一小区一支部”原则,将“红色堡垒”建到小区,让党组织链条从社区延伸到小区,打通了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找到了破解小区治理难题的金钥匙,让群众感受到了党组织的关心和温暖。
随着”双节”临近,人群流动和聚集增加,疫情防控形势更加复杂严峻,为切实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严密防线,锦绣苑小区将原有的5个大门进行整合管理,目前只留有行人和行车两个门。但小区内一些住户为了自行方便,私自翻越和毁坏已封闭的小区大门,给其他居民带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现在我们加固了,防范人溜进去,上面准备采取一些相应的材料,像铁丝网这一类的,加高,禁止人翻越。”天水宸瑆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保安部部长蒋顺成说。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小区管控严了,有个别居民不是理解,小区党支部知道情况后,对居民耐心讲解当下严峻的防控形势和防控政策,经过面对面讲解,很多居民不仅理解了,而且还积极支持管控措施。这种春风化雨般的说服教育,让群众对党组织很信赖。
“党员干部通过给这些住户进行教育,举例劝导,这些住户也会接受,这样管理有利于小区的环境和发展。”天水宸瑆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保安部部长蒋顺成说。

天水郡街道锦绣苑小区常驻人口近万人,居住人员多、构成复杂,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党组织引领,小区管理难度较大。2021年12月初,红山社区将居住在这里的退休老干部、居民党员、社区干部、学校老师等人员组织起来,成立了锦绣苑小区党支部,将党组织链条由社区延伸到小区,小区治理实现了从“群龙无首”到“核心引领”的转变。
“我们的党员都是比较积极的,这个小区比较大,农村人口多,有些人乱丢垃圾,在楼上往下乱摔物品。成立了党支部,这些现象没有了,都好了,因为我们每一栋楼下都有宣传栏,我们的党员每天在楼上碰上住户也在宣传。”天水郡街道红山社区锦绣苑小区党支部书记钱喜来说。
小区党员主动亮明身份,模范带头作用得到体现,群众也切身感受到了小区党建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积极支持党支部的工作。只要小区群众有需求,身边的党组织就有回应,有效解决了乱停车、乱搭建及物业管理等问题,居民群众幸福感和文明素养显著提升。

“小区环境今年变化很大,在党支部和物业的管理下,尤其今年后半年环境大改变,车辆停放整齐了,马路也宽了,不占道了,垃圾也清理的一干二净,比起前些年大变样了。”绣锦苑小区居民刘九如说。
“通过业主、党员,我们第一时间知道业主需要什么,为物业公司和业主联系起到了一个很好的通道作用。”天水宸瑆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经理李鹏翔说。
小区连着千家万户,每月小区党支部都会召开联席会议,邀请业主、社区网格员、物业公司负责人、党员志愿者等,当面收集居民反映的小区管理、物业矛盾纠纷等各类问题,多方听取意见,商议解决办法,并制定了小区党支部志愿服务活动清单,每周每月定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把这个党员群建起来,有什么事情,我们会在群里发。对小区的不正之风,乱停乱放,乱丢垃圾,打架斗殴,首先我们党员会第一时间去劝导,树立正气,和物业配合起来,把这个小区建设好,让业主满意,成为一个文明小区。”天水郡街道红山社区锦绣苑小区党支部书记钱喜来说。
“我们天水郡街道红山社区锦绣苑小区党支部的成立,充分发挥小区党支部在小区治理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大力推进“党支部、居民会、业务会以及物业企业”的共管模式,构建党建引领、多方参与、齐抓共管,共建共治共享的小区治理新方式,不断提升居民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幸福感以及安全感。”天水郡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晏红说。
(天水在线编辑: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