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微微亮,他艰难的从被窝中爬起来,看看手机,6点10分,洗漱完毕,翻开药包,大口送服了一粒降压药,穿起红马甲,带上红帽子,开始整理核酸检测所需物资,满满的一大包,推开社区卷闸门,清晨的寒风刮在脸上,冻得他打了个啰嗦,跨上电动车,向龙城广场核酸检测采样点飞奔而去。他就是中城街道自治巷社区干部刘风慈,自从做大规模核酸检测开始,他的每天都是以这样的方式打开的。

毒疫不灭,誓不还家
10月下旬开始,秦州区受疫情影响,对来秦人员进行了大面积的核查摸底上报工作,刘风慈主动担起了此项工作,由于社区人口基数大,流动人口多,中心城区居住人员情况复杂,他电话核查人员信息,一坐就是一下午,晚上加班已是习以为常。连日的奋战,让他基本维持稳定的血压又升到了180,可他还是坚持着。他告诉自己,在有“娘子军”之称的社区,他怎么能退缩呢?不但不能退缩,还要担起责任。从10月26日开始,刘风慈开始了以社区为家,以辖区疫情防控工作为生活的日子。
当有人问他你这样累不累时,他拍拍胸脯说:“新冠疫情不彻底消灭,我誓不回家。”已经在社区吃住20多天的刘风慈在全市无新增病例后,忍不住给家里打了一通电话,问了问家中70多岁的老母亲和11岁的孩子,打完电话后他的眼眶里已经含满了泪水。

胸有群众,担当作为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刘风慈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在自治巷社区的群众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有困难,找红马甲小刘。”他就是这样一个热心的人。除了在忠义巷卡点值守,他还帮助这家买药,帮助那家送菜,谁家有矛盾,又要去调解矛盾。一天下来,刘风慈的微信运动步数能达3万多步,同事们都发现刘风慈消瘦了。
自治巷如家酒店内有两个急需回家的滞留人员,其中有一个7岁的小孩子,因为疫情,已经连续吃了几天的泡面,身体出现了不适。刘风慈知道这个情况后,当天给母女俩送去了盒饭。眼看孩子拉肚子,脸色已经发黄,这样下去不是长久之计。他在请示了领导后,决定亲自送母女俩回秦安老家。他又是搬行李,又是开车,护送母女俩平安到家了。
这就是刘风慈,一个有担当,肯作为,遇事不退缩,危难时勇向前的基层社区干部。
(天水在线编辑:李俊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