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州区外宣办6月13日讯(编辑赵锋)近日,以增殖水生生物,共建美丽中国为主题的大鲵增殖放流活动在秦州珍稀水生野生动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

记者了解到,在此次为期两天的增殖放流活动中,市渔政监督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在秦州珍稀水生野生动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响潭河,累计投放大鲵2000多尾。

天水市渔政监督管理站站长王剑周说:“咱们通过增殖放流活动,有效的恢复咱们自然水域的保护和大鲵的生存数量。为了改善咱们的生态环境,为咱们营造一个美好的生存空间。”

此次开展的大鲵增殖放流活动,旨在增殖和养护日趋衰退的大鲵资源,树立全社会共同保护大鲵资源、维护生态环境的“生态文明”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市渔政监督管理站在全省范围招标采购了大鲵苗种2144尾,分两天时间流放在大鲵保护区庙川河、北峪河、花园河、望天河、螃蟹河和响潭河的六条流域。

秦州珍稀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马亮东说:“通过调查,保护区内的野生大鲵的总群数量明显增加,放流活动结束以后我们将加强对保护区的日常巡护和管理,以维护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

实施增殖放流活动是目前增加水生野生动物野外总群数量的最主要的手段,自保护区成立以来,已经连续开展了五年增殖放流活动,累计放流大鲵13000多尾。

(天水在线编辑:付丽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