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牌就是影响力,品牌就是服务力。
近年来,西关街道始终秉承“用心察民情、耐心释民惑、热心解民忧、全心为民生”的“四心”服务理念,大力发扬“工匠精神”,精益求精,大胆创新,不断总结、提炼工作中的好方法、好经验,从而形成了一系列有较大影响力的工作品牌,有效促进了干部队伍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在2015年召开的全区街道社区工作会议期间推出的便民服务四个品牌中,西关街道有其二,广大党员干部受到了极大鼓舞。立足岗位争先锋,创新创业创佳绩的热情更加高涨,辖区呈现出一派平安、祥和的喜人景象。

一、民情气象站
为了及时、有效收集民情信息,环西社区党委探索推出了“民情气象站”工作方法,逐步完善了面向全体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网络。由社区干部、楼院组长、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组成民情气象员队伍,开展社情民意收集、治安防范、民事调解等工作。同时,社区在各小区设立“民情信箱”,开通“民情热线”,制作“民情气象员手册”,记录居民的诉求。通过“民情气象站”的有效实施,一批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得到了及时解决,诸如原食品公司小区几百户居民困扰多年的排水难问题,辖区企业、居民群众长期反映缺少体育健身场所的问题,环西居委会小区道路硬化的问题等一件件实事的办理落实,不仅为居民解决了实际困难,更拉近了街道社区干部与辖区居民之间的感情距离。环西社区的“民情气象站”品牌被天水晚报和市电视台多次进行了报道。

二、居民议事厅
了解居民最关心什么、需要什么,是有针对性地做好服务工作的前提。西站社区党总支建立的“居民议事厅”,及时有效把握居民诉求,疏通民意表达渠道,为社区居民表达意愿建立了有效平台。议事委员会由辖区单位、业主委员会、居民代表组成,主要收集居民生活中反映的突出问题,不定期召开议事会协调解决落实,让一些居民关切的“鸡毛蒜皮事”在议事会上得到了解决。张家沟、杜家沟两条排洪渠污水直排、倒满了垃圾,周边住户和过往行人意见很大。议事员们将此提上了议事会,共同商讨提出了治理意见,社区积极向相关部门反映,终于借成纪大道街景改造的有利时机对两条排洪渠做了环保改造,又脏又臭且存在安全隐患的两条“问题渠”终于得到了彻底治理。自居民议事厅成立以来,西站社区已经为居民解决了噪音扰民、困难救助、矛盾纠纷等各类问题40余件。西站社区的“居民议事厅”品牌天水晚报多次进行了专题报道,天水电视台《直播天水》在重要时段进行了报道。

三、党员红色责任田
“激发党员热情,让每一位社区党员积极参与社区建设。”这是聚宝盆社区党总支提出的工作目标。为此,社区结合实际,精心搭建“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平台,为党员划分“红色责任田”,落实细化社区管理服务职责。将社区划分为五大网格,每个网格以巷道为线,细化为小块“责任田”,由有责任心、有热情、有奉献精神的党员、居民及社区工作人员“承包”“责任田”,设岗定责、分片包干、分工落实,为居民解决实际问题。聚宝盆党支部书记丁小敏,是一位60多岁的老人,他在聚宝盆小区自己这份“责任田”里,积极发挥余热,多年义务参加社区“阳光假期”公益教学活动,用心服务小区居民,在他的带领和影响下,支部其他党员也纷纷耕自己的“责任田”,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建党95周年前夕,市委常委、区委书记雷鸣对他进行了慰问,还被街道党工委推荐为区党代表。聚宝盆社区的党员红色责任田品牌在《甘肃日报》报道后,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随即做了转载。

四、社区四大讲堂
为了宣传和普及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拓宽科学知识普及渠道,西关街道社区“四大讲堂”便顺势开展了,社区大讲堂成了居民“加油充电”的好去处。“四大讲堂”,即道德大讲堂、法治大讲堂、健康大讲堂和科普大讲堂,这四大讲堂的开设极大地丰富了辖区群众生活,从不同的方面为居民送去了知识也提高了素养,尤其是街道的健康大讲堂更是引起了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人口》栏目的关注,并在环西社区桃园小区进行了现场采访报道,大大促进了“健康秦州”的深入开展。叙家常、下象棋、唱小曲,随着优美的音乐翩翩起舞、身心愉悦……辖区呈现出一派安逸、祥和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