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秦州>>正文
在春天里——杨何村千亩浅山干旱区蔬菜大棚掠影(图)
(2011-4-25 9:07:08)  来源:摄影:天水在线博主 人在旅途 在水一度 文字:秦州区扶贫办 曹彦春  打印本页

一弯平畴起大棚

——秦州区玉泉镇杨何村千亩浅山干旱区蔬菜大棚初见成效

(摄影:天水在线博主 人在旅途 在水一度 文字:秦州区扶贫办 曹彦春)

  4月23日,站在玉泉镇杨何村山梁上眺望,平整开阔的杨何村前,一排排,一层层的大棚,星罗棋布,有序展开,无比壮观!田野里机声隆隆,不时传来春播的农民爽朗的笑声。 

  玉泉镇杨何村位于秦州城南秀金山前的阳坡上,全村378户1742人,地5704亩,2009年人均纯收入1915元。村前平展铺开的天然大盆地就是2009年被区上列为杨何村千亩浅山干旱区设施蔬菜大棚种植示范区。这是一个既能带动山村经济跨越式发展,又能供给市民“菜篮子”生活的民生工程,这一工程是近年来,区上整合扶贫、水利、财政等部门项目建成的城郊型浅山干旱区“菜篮子”示范工程。目前,已建棚1700个,户均四五个棚,仅此一项,每户年增收1万多元。

  在山区种粮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在山区建设蔬菜大棚,以此调整产业结构,探索农民脱贫致富的新路子,这一大胆举措值得人们深思和借鉴。

  引得活水润“桑田”

  为了解决杨何大棚示范基地水源问题,区上整合水利项目,在杨何村山脚下的南沟河打机井及大口井4眼,建提灌泵站1处,安装上水管道两路共计6000米,修建100方蓄水池4座,200立方蓄水池1座,300立方蓄水池3座,工程分别于2009年底建成一路,2010年7月建成一路。这项水电工程的建设完工可确保示范区内1700个大棚蔬菜的生产用水。同时,全面解决村民生活用水短缺的问题。随着开闸抽水,源源不断的活水引上杨何这个山村,滋润着村前示范基地的这方沃土,也滋润了这里贫困农民的心田!说起这一普惠山村的民心工程,杨何村村民个个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修通大路连山外

  杨何村距市内也不过七八公里路程,一直以来,出行都是这里村民祖祖辈辈通行踏出的羊肠小道,连接着山内和天外,而且一遇雨雪天气,通行完全瘫痪。这种情况给这里人们的出行和农副产品运销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更影响着这里村民脱贫致富的进程。为了打通杨何村的交通制约瓶颈,为千亩浅山干旱区大棚蔬菜的运销创造通敞的交通环境,玉泉镇自筹30多万元,在原有便道的基础上,对杨何村环形道路进行整修、拓宽、硬化、砂化、绿化。东面对石马农路(石马坪村—马家湾村)进行拓宽、硬化、绿化,从而打通了杨何村的东出口,如今,一条宽3.5米,长14.5公里的水泥硬化路直通市内。西面对杨冰农路(杨何村—冰凌寺村)进行拓宽、铺砂、绿化,从而打通了杨何村的西出口,一条宽约4米,长约3公里的道路,由示范区直通秦州城的西郊。从此,山村直达城市,大道连着山外。杨何村的人们个个欢呼雀跃,人人扬眉吐气!杨何人无论进城购物,还是去市内农贸市场及超市销售蔬菜,或骑摩托车或开农用车,都往来自如,笑语欢声,回荡在山梁,飘洒在田间!

  一弯平畴起大棚

  杨何村前的一弯盆地三面环山,西向敞开,平坦肥沃,光照充足,在风调雨顺的年份,这里每年夏天金黄色的麦浪,在山风的轻拂下,涟漪滚浪,伸向远方。给人以成熟的欣喜和丰收的慰藉!但麦子的收成,除了村民生活所需外,所剩一小部分只能零售添补家用,维持生计。2008年仲春,在市郊西十里蔬菜基地因修建天定高速和建立物流园区被征用后,区政府开始寻找建设近郊型山地大棚蔬菜基地,以缓解市民“菜篮子”供给紧缺的问题。而玉泉镇杨何村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而得以选中。

  2008年农历3月,区农牧局的专家和技术人员组成的科技队伍,开赴杨何村进行先行先试的科学尝试,在10亩地建了100个小拱棚,种植辣椒、西红柿、架豆王等菜品,半年后,获得了成功,山地大棚蔬菜的成功在村民眼里成了“奇迹”!并主动参与进来,成为这方希望的田野上新型的主宰。目前,这一示范区的大棚蔬菜已经达到1700座,其中产菜销售的有1200座。另建标准化二代日光温室冬暖棚10座,以便配套育苗,使之持续发挥效益。

  如今,站在村口眺望,平整开阔的杨何村前,一排排,一层层的大棚,星落棋布,有序展开,无比壮观!村民孙营生是第一个尝到种植大棚蔬菜甜头的人,他经营着3个大棚,其中1个韭菜棚年收入在4000元以上,2个辣椒棚年收入4000多元。他天天守在大棚旁,通风、补苗、施肥、浇水等各个环节,不敢丝毫放松.据他介绍,一个5分地的大棚年收入相当于一亩大田小麦收入的10倍!袁长生种植6个大棚年收入1.3万元左右,其中5个辣椒棚每棚收入2000元以上,1个西红柿棚年收入3000元左右。董建国种植5个棚,年收入在1.5万元左右。据村支书马新民介绍,西红柿每个棚年收入在3000元左右,辣椒每个棚年收入在2000元以上,黄瓜和韭菜每个棚年稳定收入达4000元。目前,全村80%的农户大多经营着3—5个大棚,已产菜的1200个大棚为杨何村农民每年创造360多万元的收入。

  技术领先产业兴

  引水、修路、建设设施蔬菜大棚,这是创造有利环境,促进农民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实现脱贫致富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然而,如何使辣椒、韭菜、西红柿等优良的种子落地生耕,如何使杨何村民掌握蔬菜种植的实用技术,如何使这里的村民成为这方沃土的主宰,如何使绿色无公害蔬菜变成“绿色银行”,如何使塑料大棚变成增收致富的“聚宝盆”?这确实要动一翻脑筋,负出大量的劳动。为此,镇上、村上采取三种方式,传授实用技术,提高村民自我发展的能力。一是就近学。即组织积极性高,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农民,利用区农牧局专家先行试点,在家门口的黄土地里建棚试种的有利条件,从开始建棚到产菜销售,虚心倾听专家的指教,并跟随专家实地学习,全程参与,志愿为专家的“试验田”做一些必要的劳动,并从中学习和请教相关的种植技能。二是办班教。针对适宜于种植的蔬菜品种和更多强烈要求学习技术的村民的实际情况,镇上多次聘请原西十里蔬菜基地的能手安全茹,区上的蔬菜专家李向荣,甚至武山县的蔬菜种植专家等进行分期分批、分类分科,办班进行技术传授,现累计受益达5000多人次。三是相互学。根据先学到实用技术,并自己开始种植大棚的情况,村上两位班子根据区上开展的党员“争先创优”活动的开展,组织全村46名党员分5个组,组成技术传授学习小组,把全村300多户种菜农户分成6个学习组,义务进行手把手式的传授实用技术,达到技术脱贫。这种学习模式,更直接更贴切,使更多农户在学习中得到技能,在学习中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和谐了村风,弘扬了干事创业,共同致富的主旋律。

  在近年来的生产实践中,杨何村千亩浅山干旱区大棚蔬菜为实现贫困山村农民的脱贫致富,促进扶贫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这一典型事例,充分证明“蔬菜”上山,已成为秦州区开辟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已成为实现绿色扶贫、科学扶贫的新亮点!

本新闻共7页,当前在第01页  01020304050607

摄影相关图片
人在旅途:兰州水车(图) 麦积秋色惹人醉(组图) 宝天高速公路(组图) 烟雨麦积(图) 白云山(图) 龟凤山(图) 耤河风情(组图) 天水阿门摄影:龙园(图) 谢建平摄影:曲溪(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