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秦州>>正文
大年初四,天水在线走访三国古战场木门道(组图)
(2011-2-8 21:53:45)  来源:天水在线  打印本页

天水在线走访三国古战场木门道

  凡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大概记得“木门道”的故事:魏将张郃被诸葛亮诱入木门峡谷,急滚木石,阻塞后路,两下万弩齐发,郃与将士们皆死于木门。《三国志》、《秦州新志》载:“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与魏将郃交战于木门,射杀郃。”

   

(位于木门道的武侯祠)

  大年初四,我们《天水在线》的博友沿着稠泥河的峡谷驱车前往木门道,终于在一处环境幽雅的村庄到达目的地——秦州区牡丹乡木门村。

  木门村处于木门道口,当我们沿着台阶走上庙门前时,看见大门关闭,刚想我们找人准备进去时,忽然一陈大风吹来,庙门自动被吹开,我们感到很神奇,大家称为“神风”。

  大院正庭为诸葛亮庙,左右为文武殿,塑像排列整齐,神采奕奕。诸葛亮塑像更是光彩耀目。我们谒拜这位历史人物,感想万千。

  木门东侧为张郃坪山,西侧为旋帽嘴梁。只见两山对峙,立石千仞,地势十分险要,形成天然门户,人们称作“木门”。顺木门谷而行,木门似条“葫芦峪”,全长约有二华里左右,谷中最小处约五十米。谷里河底处有一鼓形小山石,高约八米,鼓面约二十七平方米,成椭圆形,故称“石鼓”。相传这块小山石原在山上,是蜀兵架过战鼓之后,后来不知怎的滚到河谷。当地两位老乡告诉我们,峡东侧的张郃梁山上有小山,叫王家梁,其左下为“埋伏湾”,是当年蜀兵埋伏之地;西侧旋帽嘴山下为“拴马湾”,也是当年蜀兵曾拴过战马之处。他们还说,“大干大闹”年月,木门附近曾挖出过几把战剑,可惜交收购站当了废品,这里的田间地头和峡谷常可挖出些箭头等兵器,足是历史的见证。我们沿着崎岖的石道,好不容易来到“埋伏湾”。只见一马平川,好像进入一个没有护城壕的堡子,蹲地而歇,细观埋伏湾状似“凤凰窝”台,神奇独特。我们继续攀道而上,万丈悬崖直抵苍穹,拔地凌空,犹如飞起,耳边山风劲吹,细听半空浑如龙吟啸;脚下烟云飘逸,环环雾绕。放眼远眺,层峦叠嶂,多姿壮观,俯视近观,木门犹如一条巨龙蜿蜒于群山环抱之中。长啸一声,山鸣谷应,众鸟皆惊,实令人心旷神怡,顿觉身临在一千六百多年前的古战场上。(王 钰)

木门道探讨

王 钰

(位于木门道的武侯祠)

  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兵出祁山,魏明帝派有智谋的统帅司马懿督军迎战。诸葛亮留下王平带领部分军队继续攻祁山,然后亲自率主力迎战司马懿。诸葛亮先在上邽(今秦城区)一带打败了由郭淮、费曜带领的魏军后,东上迎头拦住了司马懿主力部队,准备决战,司马懿深知蜀军士气旺盛,凭险坚守,拒不出兵。诸葛亮无奈,只好用退兵之计引诱敌人出战。诸葛亮派大将魏延、高翔等领兵迎击,大败魏军。正当蜀军大败魏军之际,担任运送军粮的李严,因遇雨运粮艰难,假传皇帝有令,诸葛亮只好退兵,又失去了占据陇右,然后夺取长安的机会,再次造成了“出师未捷”的战役上的失利。

  但是,当诸葛亮命令大军在撤退之中,在祁山附近又导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一幕。这场战斗就是历史上很有名的“木门道”之战。

  当时,诸葛亮带领蜀军撤退木门一带,眼看魏军紧紧追来,诸葛亮经观察这里地形,正好埋伏,设计在必经的路上,派魏延带一万人马外加一千名弓箭手先到木门道,然后自已率领全部兵马退回。司马懿决定去追蜀军,派张郃带一万兵马为先锋,自已带三万兵马作后队。张郃一马当先,往前追击,只瞧见魏延带着几千人在压队,张郃紧追魏延,蜀兵跑进了木门道,魏兵也乘胜追进了木门道。突然一声鼓响,两面山崖上的蜀兵万弩齐发,魏兵乱作一团,张郃中箭落马身亡。后人称此地为“木门矢骸”。

(位于木门道武侯祠的诸葛亮塑像)

  “木门道”一战,在诸葛亮的整个北伐战役来说,虽是个小小插曲,但其战略上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当诸葛亮的大军撤退之际,正是蜀军由胜到衰、魏军由固守转而进攻的阶段,蜀军远道而来的疲惫,粮草不济,即使李严不假传圣旨,也难以支持。这只好给魏军造成了反攻的有利条件。“木门道”一战,使蜀军的处境大为转变,不仅消灭了张郃的先锋部队,而且使后队追击的司马懿大为震惊,魏军的士气受到极大的挫伤。假如没有木门道的堵截一战,诸葛亮的大军不可能完全摆脱魏军的追击和危险境地,蜀军更不可能安然无恙地撤回。正是木门道的掩护战役才使蜀军的主力免受惨重的损失。

  “木门道”位于何处?说法不同,尤其大型电视剧《三国演义》在全国播放之后,更引起人们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在四川剑阁一带,还有人认为在陕西汉中一带等。笔者认为这些说法都为不妥。

  我们先从有关文献资料和当地口碑来看,《三国志》载:“九年(公元231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与魏将郃交战,射杀郃”。《秦州志》也同样记载,这说明清代编纂地方志者曾有一定的考察和依据的。据《水经注》、《元和郡县志》、《甘肃通志》等大量资料表明祁山在甘肃天水百里外的盐官一带,许多文人学者都确定了祁山的地理位置,那么,在诸葛亮撤退之前的堵截一战,何妨不发生在这里呢?

  盐官,原名称卤城,曾以产井盐闻名。据说诸葛亮陇上割麦就在这里。所以,当地人说:卤城“即有祁山之堡,又有木门之道”的说法。据笔者所知,祁山踞木门只不过30多华里,祁山与木门毗毗相邻,登祁山极目远眺,当地人还说:“西见长道故县,东览天水古关,北望木门战道”。如果木门一战,发生在汉中或四川剑阁一带,相距太大,使人难以相信。再从时间上也来说,因先有木门的堵截,后有祁山的大撤退。

  我们还从诸葛亮用兵的战略路线图来分析:诸葛亮第一次兵出祁山,采取固守陇右,再进军关中,夺取长安,当然要经过街亭东去。魏将张郃受命也要从关中堵截蜀军,向陇右进发,过固关峡,翻越陇坂,夺取街亭。结果街亭一战,蜀军溃败,挥泪斩马谡。公元231年第四次兵出祁山,吸取教训,决定绕道陇右,然后夺取长安。但诸葛亮的战略计划正在实施中,传来李严的假令和面临缺粮的种种困难,仅仅只与司马懿周旋于上邽一带而被迫退兵,宣告结束。这表明诸葛亮进军一是占据陇右;二是绕道陇右,但都是北上路线图,即使绕道陇右也得从陇右的边缘迂回进入,不可能完全摆脱陇右,在撤退途中才发现木门道的地形而用计。按现在行政区域位置讲,从渭河一带撤进西口乡、秦岭乡,从而进入牡丹乡。如果木门一战发生在汉中等地,必须要从祁山南下再北上,翻秦岭山脉,从红花铺、宝鸡等地进入,这条路线至今林深茂密,古代道路更加难行。同时诸葛亮不可能这样用兵,耗费时间和人力。再者,诸葛亮二次兵出与退回都不离祁山,《三国志·张郃传》载:“亮还保祁山,追至木门与亮交战,飞矢中郃右膝、谥曰壮候。”祁山,作为蜀军的大本营和“指挥所”,它的守与失,关系到蜀军生死存亡的命运。要护祁山,堵截魏军的追击,木门一战,不可能发生在远离祁山的其它地方,更不可能发生祁山在北,木门在南的“南辕北辙”的讹传和谬论。

 

  木门究竟在何处?《秦州志》载在“城南百里外的牡丹园”。《甘肃通志》曰:在“秦州城外的牡丹园,有木门,是亮与郃交战、射杀郃处。”也就是说现在的天水市秦城区牡丹乡木门村。东侧为张郃坪山,西侧为旋帽嘴梁,两山对峙,立石干仞,古代这里多产木材,剪伐贩运必出此道,故名“木门道”,同时,地势奇特险要,形成天然门户,人们称作“木门”。1982年新编《天水县文物志》载:“当年……亮与郃交战,当地茂林深蒿之源,将其林木野蒿之类,捕之,郃战马入谷”。此谷全长约二、三华里,谷中最窄处约五十米,谷里河底有一鼓形小山石,高约八米,鼓面二十七平方米,成椭圆形,故称“石鼓”。相传这块小山石原在山上,是蜀兵架过战鼓之石,后来不知为何滚落到河谷。峡谷中为稠泥河,由北向南流入著名的西汉水。笔者曾在当地考证时,遇到干活的两位农民说:峡谷东侧张郃坪下为“埋伏湾”,是当年蜀军伏兵之处;西侧的旋帽嘴梁下为“拴马湾”,也是当年蜀兵曾拴过战马之处。还说,这里曾挖出过箭头、刀矛等兵器遗物。天水机床厂的干部张贞祥曾对笔者说:小时候,他在这里玩耍,在被山洪冲刷过的谷里,曾拣到过四、五个箭头作为玩具。天水市政协干部王希如说:“大干大闹年月,这里曾挖出过一把战剑,可惜交收购站当了废品”,这些可足以是历史的证明。

  这里民间传说甚多,据说:东侧的张郃坪是埋过张郃的首级之处,而张郃的躯体被埋在对面山上。据说张郃是闻土星下凡,如不将他身首异处,他的生命便有复活的可能,正因如此,张郃的喉咙便自己跑到木门峡谷。每当大雨来临之际,那条沟中便回升起几股云烟,人们说那是张郃的冤死之气,一直难以下咽,愤愤不平,化而为烟,久久不散。张郃坪山上还有一大土堆,当地人讲这是土钟。据说是诸葛亮当年退兵之时垒制的,诸葛亮深知张郃死后不服,冤魂也会来追赶,对蜀军不利,垒制了土钟,掐脚念咒后才离去,目的是为了防范张郃身首会合,如果张郃身首团聚,土钟便会发出鸣响,通知当地土神,土神闻声即动,阻止张郃身首复位。张郃征战一生,百战百胜,木门一战心中羞愤无比,只有借喉咙在那里喷云吐雾,出出心中的恶气。

  传说毕竟是传说,但从另一侧面表明,当地老百姓借传说而说服于人,表明木门一战就发生在这里。

  以上笔者的各种理由虽为肤浅,但这小小的木门便和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雄韬武略以及张郃的悲剧一起已载入了史册。尽管陈寿的《三国志》对“张郃识变数,善处营阵,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自诸葛亮皆惮之”的评价是很高的,但终没摆脱木门劫数,魏国的一代名将在这里陨落。

  近年,天水市有关部门将开辟古战场遗址为旅游之处,修建了武侯祠,当地老百姓以羊皮鼓等各种民间艺术举行热闹非凡的庙会,木门道以一个新的面貌展现给了游人。 (此为全国第九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

本新闻共7页,当前在第01页  01020304050607

摄影相关图片
人在旅途:兰州水车(图) 麦积秋色惹人醉(组图) 宝天高速公路(组图) 烟雨麦积(图) 白云山(图) 龟凤山(图) 耤河风情(组图) 天水阿门摄影:龙园(图) 谢建平摄影:曲溪(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