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在线天水在线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清水>>正文
【“乡”约清水看振兴·庆丰收】清水县:高粱种植铺就“全链”致富路
(2025/10/1 13:10:15)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打印本页

  小小红高粱,一头系着产业兴旺,一头连着农民增收。近年来,清水县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多措并举完善落实产业发展措施,拓宽村民就业渠道,搭建就业平台,引导群众在家门口创业,全方位激活乡村产业振兴新动能,努力实现产业兴旺、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时下,土门镇连片的高粱随风起伏,饱满的穗粒在阳光下泛着丰收的光泽,十余名村民穿梭其间熟练地收割、捆绑、装车,车间里笤帚扎制声此起彼伏,勾勒出一幅“种收加工一体化”的丰收图景。

  “西坡村种植高粱60亩,目前正在大量收割,每亩能挣500元左右,带动劳动力20余人,增加村集体5万元左右。”土门镇西坡村主任陈常青说。

  在土门镇云山村高粱产品加工车间院内,一捆捆的高粱秆整齐摆放,村民们围坐在一起,给高粱取籽、剥皮、整理秸秆,车间里工人们正娴熟地扎笤帚,他们各居一隅,彩线笤帚糜子在他们指尖上灵活舞动,几分钟就能扎出一把笤帚。

  云山村笤帚车间工人李巧娃告诉记者:“我们村今年新建了笤帚厂,做一把笤帚能挣10元,我每天能扎9-10把,收入100元左右,村里好多人都在这个厂里务工,离家近还能挣钱。”

  在延伸产业链条上,土门镇走出了“种植—加工—文创”的特色路径。高粱产业园将采收的原料加工成笤帚、工艺按摩锤、床扫等多元产品。全镇笤帚加工企业全年可生产各类扫帚150万把,订单远销上海、新疆、西藏等地。

  在云山村和丰盛村的文创加工车间,每天有20名群众就近务工,日生产大笤帚1000把左右,老年人和妇女通过娴熟手艺实现“家门口增收”。目前,全镇高粱产业已带动每日120人左右稳定务工,真正实现了“拓展增收渠道、提供就业岗位、增加经营性收入”的联农带农目标。

  土门镇笤帚加工产业园以订单形式收购全镇范围内高粱,加工成笤帚、高粱工艺按摩锤、床扫、车扫,构建高粱种植、笤帚加工、高粱文创产品研发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实现了“拓展一项村集体增收渠道、提供一批就业岗位、增加一笔经营性收入”的联农带农目标。

  “我们土门镇围绕高粱、苹果、粮油等主导产业,持续延链补链强链,高粱种植面积达10560亩,建成千亩以上集中示范点2个,带动380户农户增收。争取中央财政衔接资金130万元,在云山、丰盛村建成高粱文创产品加工车间,注册‘梁小匠’商标,推动‘高粱种植+笤帚加工+文创研发’全链发展。”清水县土门镇副镇长崔泽邦说。

  产业兴,百姓富,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土门镇抢抓时机,因地制宜,采用党建引领、统一管理、订单种植、合同收购等机制,不仅解决高粱销售渠道的问题,还保障当地扫帚企业的原材料供应,高粱产业链在得到延伸的同时,也让种植户走出了一条农业增效、农村增美、农民增收的致富路。

  高粱作为小杂粮,是清水县发展壮大的“五大富民产业”之一,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这种曾经用于充饥的农作物,如今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致富宝”。(图/文清水融媒记者王利萍马尧)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

摄影相关图片
天水在线古装传奇剧《天水的苹果 白露为霜,天水麦积山遁入云海仙 天水红旗车友会红旗车队“九三” 天水新晋网红打卡点——五道街 , 天水花舞南山景区《姜维传奇》剧 “天水西瓜”免费吃!甘肃建投地 天水在线视频 | 为了这个镜头,特 天水在线视频 | 天水新晋网红打卡 视频 | 走,带你去看天水花舞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