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秋时节,清水县的广袤田野上,连片的饲草玉米如同一片起伏的绿色海洋,宽厚的叶片在阳光下尽情舒展。微风拂过,绿叶沙沙作响,清香四溢,处处洋溢着生机勃勃的丰收景象。这片充满希望的绿色,正是清水县着力构建草畜一体化产业链、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清水县始终坚持“以草促畜、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的绿色理念,持续推进产业布局优化。今年,全县饲草玉米种植面积已达5万亩,并在秦亭镇站沟村、远门镇铁炉村等7个乡镇新建标准化养殖基地7个,在白驼镇罗袁村新建1处现代化饲草加工基地。同时,鼓励带动1000余户农户种植饲用全株玉米4万亩,高标准打造千亩示范点,实现全县18乡镇500亩示范点全覆盖,形成集群发展、示范引领的产业新格局。

在黄门镇长谷村的饲草玉米种植基地,农户们正忙碌在玉米行间,锄头起落间,杂草被一一清除。“长谷村共种植饲草玉米400亩,我们精选了抗倒伏、产量高、营养丰富的优质种子。种植过程中镇里技术人员全程深入田间指导。目前长势良好,接下来会持续做好除草、病虫害防治等管护,确保稳定增收。”黄门镇长谷村党支部书记王志仁介绍说。

作为清水县草畜一体化发展的典型,黄门镇今年共种植全株玉米7000亩,预计全年青贮饲草产量可达3.2万吨。截至目前,全镇牛存栏2530头、羊2350只,较上年实现稳定增长,草畜产业已成为拉动乡村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

科技赋能进一步为产业提质增效注入动力。清水县积极与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农科院畜草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合作,引进“科大101”“大京九”“文玉3号”等优良饲用玉米品种,示范推广青贮专用膜等新技术,显著提升全株青贮玉米的产量与品质,延长青贮保存时间,为草畜一体化产业链建设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据悉,今年上半年,清水县畜禽饲养总量达到143.5万头(只),其中出栏各类畜禽39.86万头(只),同比增长18%。存栏103.64万头(只),同比增长超过15%,产业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今后,清水县将继续坚持“以草促畜、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的理念,不断延链、补链、强链,提升饲草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清水融媒记者牛启坤王琳)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