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在线天水在线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清水>>正文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清水县:党建引领+“三治”融合绘就乡村振兴幸福图景
(2025/9/5 18:23:03)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打印本页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清水县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根本保证,以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德治为教化,深入探索“党建引领+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新机制,绘就了一幅“产业兴、乡村美、百姓富”的幸福图景,持续提升了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党建引领,筑牢基层治理“主心骨”

  清水县始终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的根本路径,推动党组织向基层延伸、向一线扎根。通过“主题党日+文明实践”“一约四会”等机制,全县打造了梅江村“大槐树讲坛”、金集镇“红九条”、草川铺镇“三类人才”引领治理等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党建品牌,实现了党组织在乡村治理各环节的有效覆盖。白驼镇林屲村党支部书记杨治祥介绍:“我们挖掘村级特色,打造尚文重教实践基地,用榜样的力量引导村民向上向善。”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显著增强,真正成为群众信赖的“主心骨”。

  法治固本,构建乡村治理“防护网”

  法治是乡村治理的硬支撑。清水县推动法律服务下沉,在贾川乡梅江村设立“大槐树讲坛”“田埂微课堂”,用方言土话讲解政策、化解纠纷,让法治精神深入人心。金集镇创新建立“四级四线”治理模式,以“乡镇—行政村—村民小组—小居落”为架构,组织党员中心户、常任理事、妇女代表、青年代表四支力量下沉一线,实现政策精准投送、服务及时到位、矛盾就地化解。截至目前,通过小居落代表成功调解各类纠纷成功率超98%,切实做到“微事不出居落、大事不出村庄”。

  德治润心,培育乡风文明“新风尚”

  德治是乡村治理的软实力。清水县注重以文化人、以德润心,深入挖掘乡土文化资源,设立“家风家训教育基地”,推广“红白事六条”,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高额彩礼、铺张浪费等陋习。梅江村“五老说事室”由老党员、老教师、老退伍军人等乡贤组成,凭借其威望和人情,成功调解邻里纠纷80余起,成为乡村和谐的“稳压器”。东关社区创新推出“积分超市”,居民通过参与环境整治、文明宣传等积累积分兑换物品,有效激发了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内生动力。

  自治强基,激发乡村振兴“内动力”

  自治是乡村治理的活力源。清水县积极推动治理重心下移,在金集镇连珠村,治理单元被细化至20户左右的“小居落”,并推选出常任理事18名,覆盖党员、青年、妇女等多类群体,实现民情沟通、政策宣讲、矛盾调解、公益服务“一岗多责”。村规民约成为村民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金集镇城科村“红九条”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引导村民践行文明新风。永清镇东关社区通过“积分制”引导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推动社区治理由“独奏”变为“合唱”。

  产业富民,夯实乡村振兴“硬支撑”

  产业振兴是乡村治理的物质基础。清水县将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发展食用菌、苹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白沙镇马沟村食用菌产业园通过恒温大棚反季种植、多菌种轮作,不仅提升了效益,更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增收。目前,全县已建成食用菌基地44个,种植规模达2000万棒,“东菌西果、南药北粮”的产业格局逐步成形,为乡村治理提供了坚实经济基础。

  如今,行走在清水县的乡村,但见村容整洁、乡风文明、产业兴旺、治理有效,一幅“村美、人和、业兴、民富”的幸福画卷正徐徐展开。清水县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三治”融合为路径,正持续书写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崭新篇章。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

摄影相关图片
天水花舞南山景区《姜维传奇》剧 快闪!纳凉避暑哪里去?我在天水 换个角度看天水,坐上有轨电车出 天水在线带你穿越到天水姜伯约大 麓宸·云界项目1-3#楼荣耀封顶 , 羲里夜行者,伯约号!龙城天水一 天水花舞南山景区《姜维传奇》剧 天水在线两位主播带你打卡甘肃春 天水市启升秦州高考复读学校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