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清水县在河岸生态治理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曾经生态脆弱、面貌杂乱的河岸,经过一系列的整治,如今已焕然一新,为县城增添了高颜值生态景观带,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进一步提升了县城的整体颜值。
清水县牛头河天水农校农场至南峡段综合治理工程是列入《甘肃省“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甘肃水利“四抓一打通”实施方案》建设的中小河流治理重点项目。治理河道长度15.01公里,新建堤防、护岸14.219公里,安装护栏5.3公里,修建防冲肋墙8座,维修加固2座。

在治理过程中,施工队首先对河道进行了清淤疏浚,拓宽了河道断面,提高了河道的行洪能力,有效降低了洪水对县城的威胁。同时,通过修建生态堤防,增强了河岸的稳定性,减少了水土流失。

为打造绿色生态河岸,清水县根据河岸地形与周边环境,“见缝插绿”“因势造景”,精心打造系列绿化小节点,科学种植各类花草树木,形成层次丰富、四季有景的景观效果,在开阔地带设置精致的花坛、草坪和休闲座椅,为市民提供了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空间。这些小节点绿化不仅美化了环境,还发挥着涵养水源、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的生态功能。

如今,沿河岸漫步,新铺的步道平整宽阔,岸边草木葱茏,一个个精致的绿化小节点点缀其间,市民或散步闲聊,或驻足观景,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以前河边又脏又乱,没人愿意来,现在修得跟公园似的,每天早晚我都来散步锻炼,心情特别舒畅。”家住附近的市民王玲笑着说。
近年来,清水县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不断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力度,通过一系列的工程和措施,让县城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

下一步,清水县将继续巩固河岸生态治理成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加强日常巡查与维护,确保河岸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同时,不断探索创新生态治理模式,将河岸生态建设与城市文化、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居民的生活幸福感。(清水融媒记者王利萍王卫东)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