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切实提升民生福祉,黄门镇以“四百行动”为抓手,积极组织镇村干部、党员志愿者深入基层,通过进村、入户、下地、访贫、问苦等多种形式,倾听民声、解决民忧,推动基层治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多形式走访察民情,广纳民意
黄门镇紧扣“四百行动”目标,以“全覆盖、零遗漏”为原则,深入全镇14个村(社区)。驻村工作队员、镇村干部走村入户,与群众面对面交流,详细记录群众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医疗保障等方面的诉求。同时,结合“下地”行动,走进田间地头,与农户共劳动、共探讨,了解农业生产难题;通过“访贫、问苦”,重点走访困难家庭,掌握其生活状况与帮扶需求。截至目前,累计走访农户1059户,收集问题169条,意见建议83条,切实摸清了群众“急难愁盼”。

实举措解难惠民生,提升福祉
针对走访中发现的问题,黄门镇分类施策,精准发力。一是聚焦基础设施短板,投入项目资金461.1251万元,完成2条村道硬化,改善群众出行条件;二是强化帮扶力度,为99户困难家庭落实医疗救助、就业培训等政策,发放帮扶物资49份;三是助力产业发展,邀请农技专家开展田间培训4场,帮助农户解决种植技术难题,推动特色农产品销售。一系列举措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建长效机制强治理,激发活力
黄门镇以“四百行动”为契机,创新基层治理模式。一方面,建立“问题台账+销号管理”制度,确保每件群众诉求有回应、有落实;另一方面,推行“干部包村联户”责任制,将服务成效纳入绩效考核,倒逼干部作风转变。此外,通过宣传引导,激发群众参与治理热情,形成“干部带头、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

见显著成效促和谐,凝聚民心
活动开展以来,干部在实践中增强了服务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群众对党委政府的信任度进一步提升。村民王大爷感慨:“干部们亲自上门解决困难,让我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下一步,黄门镇将继续深化“四百行动”,巩固现有成果,探索更多服务群众、赋能治理的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力,让幸福民生底色更亮、成色更足。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