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在线天水在线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清水>>正文
【希望的田野】清水县:致富黑木耳绘“丰”景乡村振兴谱新篇
(2025/5/10 11:47:44)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打印本页

  近年来,清水县充分发挥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森林资源丰富、水源丰沛且无污染等得天独厚的优势,将以黑木耳为特色的食用菌作为农业重点产业,坚持科技赋能,大力培育扶持,促使全县食用菌产业发展走上了“快车道”。

  黄门镇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生态资源,以后川河流域为核心示范区,按照“示范先行、梯次推进、全域发展”的食用菌产业发展思路,先后建成王店、下成和硖口3个食用菌园区。目前,三大园区共有菌棒135万棒。

  近日,走进下成村食用菌种植基地,一座座大棚整齐排列,棚内智能化温控系统正在运作,湿润的雾气均匀弥漫,菌棒上黑木耳密密麻麻,长势喜人,色泽黑亮,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希望。

  “今年的菌棒是从陇南引进来的,品质非常好。管理上温度控制到15-25摄氏度之间,湿度控制在85%RH。目前木耳长势好,过几天就可以采摘了。”黄门镇下成村木耳大棚管理技术人员成俊彦说。

  黑木耳产业以其“短、平、快、稳”的发展特点,不仅助力了乡村产业的繁荣,更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如今,三大食用菌园区已吸纳5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人均月增收超1500元,让稳定就业与家庭照料得以兼顾。

  黄门镇下成村村民雍列香告诉记者:“从挂棒到采摘我一直在这干活,多多少少能为家里挣钱补贴。”

  “下成村共有吊袋大棚39座,晾晒棚25座,上挂菌棒60万棒,现在木耳出芽率达到90%,预计年产值超过200万元,可以为村集体经济增加30万元以上的年收入,同时注册了灵耳黑翠木耳品牌,提升产业附加值,让食用菌成为下成村乡村振兴的金色产业。”黄门镇下成村党支部书记王文斌说。

  今年以来,黄门镇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王店村、下成村、薛堡村等5个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资源整合、技术共享”的模式,构建起从菌种培育、菌棒制作到棚间管护的全链条标准化生产体系。技术人员常驻园区,手把手传授温湿度调控、病虫害防治等科学种植技术,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生产成本降低和品质产量双提升的目标。

  目前,清水县食用菌产业已形成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格局。全县已建成黑木耳标准化生产基地43处,年挂棒2000万棒,总产值突破2亿多元,实现了园区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同时,围绕精深加工,相继开发出了木耳榨菜、木耳挂面等产品,真正把黑木耳培育成了促进乡村振兴的“大产业”。(图/文清水融媒记者王利萍赵甲伟)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

摄影相关图片
天水市首个宇树人形机器人“天线 兰州摩旅团和青海雪豹骑士团打卡 天水在线视频 | 2025年甘肃秦安桃 平凉车友“打卡天水 寻根伏羲”活 平凉车友自驾团打卡天水麦积山全 超跑车队巡游天水城完整版,来了 平凉车友“打卡天水 寻根伏羲”自 天水“玉兰古巷”《难忘今宵》快 天水在线视频 | 3月28日的天水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