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赋能产业兴 文明实践润心田
——清水县5月份“主题党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纪实

初夏的清水大地万木葱茏、生机盎然。5月9日的清水县白沙镇赵沟村食用菌产业园区更是红火热烈,来自全县18个乡镇的36名食用菌种植大户、经营主体及党员群众代表齐聚一堂,参加清水县5月份“主题党日+新时代文明实践”集中活动。此次活动通过“学习研讨、书记介绍、现场实训、互动交流”四大环节,将主题党日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深度融合,为全县食用菌产业提质增效注入“红色动能”。
活动在严肃而热烈的学习研讨中拉开序幕。党员群众集中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随后,4名党员代表结合产业发展实际,依次分享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党的作风建设不仅体现在日常工作中,更体现在我们服务群众、推动产业发展上。我们既要带头学技术、闯市场,更要把经验传给乡亲,让党旗在产业一线高高飘扬。”丰望乡槐杨村党支部书记申耀忠的发言引发热烈共鸣。大家纷纷表示,要以优良作风为引领,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提升种植技术、带动群众增收的实际行动。
学习研讨结束后,党员群众来到赵沟村食用菌产业园区。一排排菌棒整齐排列,鲜嫩的滑子菇、木耳破棒而出,散发着阵阵清香。

白沙镇赵沟村党支部书记王雪梅介绍说:“我们采取‘基地+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种植模式,建成标准化种植棚122座,去年产值突破500万元,目前已经形成了‘大棚+林下+地摆+庭院’的多元化种植格局。园区采用现代化的种植技术,从菌棒吊挂到采摘销售,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标准。通过常态化开展‘主题党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在党员带动、群众参与下,我们村食用菌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预计户均增收500元以上。”
园区的发展历程、种植模式以及取得的成效。让学员们眼前一亮,来自远门镇的种植户张秀兰感慨:“赵沟村的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模式太好了,回去后我们村也要借鉴经验,把党组织的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的胜势。”

“夏季高温高湿,是食用菌病虫害的高发期,大家要注意控制大棚湿度,定期通风换气……”在“主题党日+新时代文明实践”食用菌实训基地,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专家站在菌棒旁,手把手传授菌种选育、栽培管理等关键技术。
学员们围在专家身边,认真听讲,不时提问。专家耐心解答,现场气氛热烈。草川铺镇种植户李明启兴奋地说:“以前遇到霉菌问题,我只能干着急,现在听了专家的讲解,我终于知道该怎么办了。这次培训太及时了,解决了我们很多实际问题。”
实训结束后,学员们围坐在一起,开展互动交流。“我种植食用菌已经有4年了,积累了一些经验。比如在杂菌对菌棒的影响方面,我逐渐摸索到一套控温通风相结合的方法,既高效又增产。今天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希望能对县上种植食用菌的同行们有所帮助。”白驼镇聚宾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文举说。

随后,另外3名经营主体、党员群众代表也依次发言,他们或讲述种植过程中的感人故事,或分享销售技巧,或探讨未来发展方向,现场掌声不断。
“‘主题党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一直都积极参与。今天的活动中,我不但学习了食用菌种植技术,还与其他乡镇的种植户互相交流了种植经验。在村党支部的带动下,我从去年开始种植庭院地摆木耳,今年种了500多棒,目前长势特别好,预计能收益1000多元。明年我还要继续再多种一些,通过木耳产业,增加家庭收入。”白沙镇赵沟村种植户赵宝玉告诉记者。

“今天的活动不仅是一次技术培训,更是一次党建与产业深度融合的生动示范。”白沙镇党委副书记王晓军表示,“我们将继续坚持以‘六字工作法’为抓手,推动‘学’在田间地头、‘讲’在产业一线、‘访’到急难愁盼、‘帮’在群众心头、‘送’出扎实服务、‘庆’祝丰收成果,让‘主题党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成为服务群众的‘连心桥’、推动发展的‘动力源’。”
此次活动是清水县进一步深化拓展“主题党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务实举措。活动创新打造了“党建+产业+服务”融合模式,不仅解决了种植户的技术难题,还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凝聚了产业发展力量。
下一步,清水县将围绕乡村建设、基层治理、文明新风等重点工作,持续开展“主题党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构建起“月月有主题、村村有实践、人人都参与”的长效机制,推动全县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和现代化建设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清水融媒李榕赵甲伟)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