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贾川乡紧扣全县“一城三区两基地”的发展目标,积极融入“东菌西果、南药北粮、沿川设施农业”的产业布局,以全乡“12115”发展思路为引领,聚力推进中药材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走进贾川乡吊坪村的中药材种植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排列、覆盖着地膜的田垄,村民们则熟练地沿田垄覆膜、栽种,一派繁忙的劳作景象。
贾川乡依山傍水,气候适宜,土地资源肥沃,有着得天独厚发展种植药材的自然优势。在上湾流域、梅江流域打造2个千亩中药材基地,韩沟200亩中药材基地,示范带动全乡9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种植中药材2400亩、农户种植400亩,示范带动全乡中药材种植面积5000亩,涵盖黄芪、板蓝根、透骨草等品种。

“今年我在贾川乡吊坪、上湾承包了800亩地,种植板蓝根,现在基本都已种植完成,其他地里的板蓝根、透骨草种植大概还有3天完成。”甘肃上邽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邵连刚说。

为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贾川乡成立了专业的中药材种植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统一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和销售渠道,解决了农户的后顾之忧。同时,邀请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定期到田间地头开展培训,为农户传授中药材种植、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提高种植户的技术水平。
据了解,全乡5000亩中药材预计年销售额达到800万元。在种植、管理、采挖环节可吸纳200多名群众就近就地务工增收30万元以上,通过土地租赁带动280多户农户增收15万元以上,通过技术培训、对接销售等方式带动60户农户通过发展中药材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切实拓宽群众收入渠道。

从传统农作物种植到特色中药材种植,贾川乡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下一步,贾川乡将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总体目标,聚焦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实现合作社、种植大户、种植示范基地紧密联结,促进农民增产增收,让小小中药材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振兴的“大产业”。(清水县融媒体记者王利萍赵甲伟陈婧娴)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