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在线天水在线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清水>>正文
清水县第一季度农业农村工作综述(图)
(2025/4/19 22:32:45)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打印本页

  春日的清水大地,万物萌发、生机盎然。广袤田野间,处处涌动着乡村振兴的蓬勃活力。今年以来,清水县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以及省、市工作要求,早谋划、早安排、早行动,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围绕粮食安全、特色产业、和美乡村建设等农业农村重点工作,奋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为全年乡村振兴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力保障粮食安全 夯实农业根基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清水县始终将其放在农业农村工作的首位。在金集镇、松树镇等地的田野里,冬小麦绿意盎然,农户们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正忙着进行春季田间管理。“根据我县当前不同土壤、气候等条件,我们为各乡镇春耕生产提供农作物追肥、病虫害防治等专业技术指导,确保小麦茁壮成长。”清水县农业技术推广站高级工程师刘志红介绍。据了解,全县已完成冬小麦、冬油菜田间管理32万亩,为夏粮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同时,清水县持续推进撂荒地排查整治工作。王河镇全面排查撂荒地情况,并积极动员农户复耕复种。“以前这片地撂荒了,看着怪可惜的。今年政府帮忙协调,我们又种上了小麦,心里踏实多了。”王河镇村民魏彦芳说。一季度,全县共排摸整治撂荒地196亩,让沉睡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此外,深耕整地、顶凌覆膜工作也在有序推进,累计完成32万亩,为后续粮食种植创造了良好条件。目前,已种植粮食作物6000亩,为保障全县粮食产量稳定迈出了坚实步伐。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筑牢民生底线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清水县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力推广使用“甘肃一键申报”系统,实现监测对象快速识别和帮扶。在远门镇,新识别的监测对象李明明一家,通过该系统及时获得了帮扶。“多亏了这个系统,让我们家的困难及时被发现,政府很快就送来了米面油等生活物资,还帮忙联系了村里的养殖场务工,日子慢慢有了盼头。”李明明感激地说。一季度,全县新识别监测对象12户68人、消除风险116户521人,风险消除率达81.4%。

  资金和项目是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支撑。清水县统筹安排衔接资金2.9亿元,精心谋划项目108个,目前已启动建设71个。这些项目涵盖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改善等多个领域,将进一步提升脱贫地区的发展能力。同时,加强与国家能源局和天津市河北区的对接,谋划东西部协作项目6大类17个,目前已完成省市联审,为脱贫地区注入新的发展活力。

  精心培育特色产业 激活发展动能

  清水县加力实施特色产业扩量提质延链增效行动,按照“东菌西果、南药北粮、沿川设施农业”的产业布局,着力做大做强食用菌和小麦育种,巩固提升干鲜果和中药材,稳步发展汉麻、小杂粮和草畜一体,推动产业园区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

  春日里,清水县的果园、养殖场、食用菌基地等地一片繁忙景象,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在丰望乡柏树村的苹果园里,果农们正忙着进行春季果园综合管理,修剪树枝、施肥、防治病虫害等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今年我们加强技术指导,果农的果园管理水平明显提高,预计今年苹果的品质和产量都会有提升。之后我们还计划在柏树村黄家坡一带实施老旧果园改造239亩,加速果树品种更新换代,确保苹果产业长期持续发展,为果农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丰望乡柏树村党支部书记张思举说。据悉,全县已完成春季果园综合管理12.6万亩、老旧果园改造提升1300亩,搭建防雹网70亩,为果业丰收保驾护航。

  食用菌产业也是清水县的特色产业之一。在白沙镇食用菌产业园标准化示范种植基地,一排排菌棒整齐排列,工人们正在忙碌地采摘滑子菇。“我们积极探索多样化的食用菌种植模式,形成了‘大棚+林下+地摆+庭院’的多元化种植格局。不仅带动了周边农户就业增收,还促进了食用菌产业的规模化发展。”白沙镇赵沟村党支部书记王雪梅介绍说。一季度,全县种植食用菌720万棒,小小食用菌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疙瘩”。

  在畜牧养殖方面,远门镇的养殖场里牛羊肥壮,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现在养殖产业政策好,政府免费帮忙打疫苗,还补贴种植饲草玉米,我们养殖的信心更足了。”强辉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增强高兴地说。全县注重抓好畜禽出栏补栏和设施农业管护,新增畜禽养殖10.8万头(只),累计达到134.7万头(只),出栏各类畜禽26.7万头(只)。

  在白驼镇蔬菜大棚种植基地,工人们正忙着为西红柿幼苗覆土、浇水。产业大户景爱林介绍:“今年栽了4000棵西红柿苗,预计5月就能上市。”2025年,白驼镇计划新建地坑式大棚2000平方米,改造提升大棚230座,并建设草莓产业示范园和食用菌基地,推动蔬菜产业规模化发展。

  截至目前,全县已产出蔬菜1672.6吨、草莓358.2吨,丰富了市场供应,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同时,全面加强倒春寒、霜冻等极端天气的监测预警和防范应对,完成早春开花类作物承保5.1万亩,降低了农业生产风险。

  加力建设和美乡村 提升乡村风貌

  走进土门镇小庄村,道路两旁绿树成荫,庭院干净整洁,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映入眼帘。“以前村里到处都是土路,一到下雨天就很不好走。这几年路修好了,还种上了这么多花花草草,村子变得越来越美,我们住着也舒心。”小庄村村民郑保录笑着说。清水县以牛头河中上游、后川河、白驼河6条乡村建设示范片带为重点,启动建设“和美乡村”10个,以点带面提升乡村建设水平。

  同时,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暨镇域中心村整治提升专项行动”,统筹抓好路域环境整治、拆违治乱等工作。连日来,在X307线草川铺段,挖掘机挥舞机械臂正在对坍塌路段进行回填压实、覆土整形,“人工+机械”的双重作业方式,使路域整治作业效率翻倍。一季度,全县整治“八乱”问题3200余个,让乡村环境更加整洁有序。

  此外,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和“一约四会”约束作用,积极开展“抵制高额彩礼·倡导文明婚俗”宣传引导活动。在金集镇,通过村规民约“红九条”等形式,引导群众树立文明新风尚。“现在村里的风气越来越好,大家都自觉遵守村规民约,邻里关系也更和谐了。”金集镇城科村村民李秀华说。通过一系列举措,不断培树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进一步提升了乡村治理效能。

  策马扬鞭奋蹄疾,乘势而上正当时。下一步,清水县将主动融入全省“七地一屏一通道”、全市“三区一地一中心”发展格局,立足“农业优先型、工业主导型”发展定位,紧盯“一城三区两基地”发展目标,凝心聚力促振兴,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坚决守牢“两条底线”,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深入推进乡村建设,着力抓好新型城镇化,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努力绘就更加绚丽多彩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清水融媒 李榕 丁文艳 王利萍)

(新闻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马文洁)

摄影相关图片
兰州摩旅团和青海雪豹骑士团打卡 天水在线视频 | 2025年甘肃秦安桃 平凉车友“打卡天水 寻根伏羲”活 平凉车友自驾团打卡天水麦积山全 超跑车队巡游天水城完整版,来了 平凉车友“打卡天水 寻根伏羲”自 天水“玉兰古巷”《难忘今宵》快 天水在线视频 | 3月28日的天水伏 天水的“玉兰古巷”火了,“秦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