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清水县把移风易俗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立足各乡镇实际,创新形式、丰富载体,让文明新风吹遍乡村的每一个角落,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近日,清水县土门镇积极响应中央一号文件中关于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的号召,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且颇具成效的活动,让文明新风在乡村落地生根,也让村民们切实感受到了新风尚带来的变化。
走进土门镇,一场别开生面的移风易俗宣讲大会在镇中心广场热烈举行,吸引了众多村民参与。“低价彩礼”家庭代表现身说法,分享他们的婚姻故事和对彩礼的看法。云山村村委会副主任王增智在自家女儿出嫁时,主动降低彩礼金额,成为当地佳话。王增智感慨地说:“彩礼只是婚姻的一个仪式,小两口过得幸福才是我们做父母的最大心愿。”他的话语朴实却充满力量,赢得了台下阵阵掌声。这些真实的故事,让村民们深刻认识到,幸福的婚姻并非建立在高额彩礼之上,而是在于夫妻双方的相互理解与支持。

活动中,工作人员还向村民们发放了精心制作的移风易俗倡议书。土门镇创新推出的抵制高价彩礼“七限三奖”措施更是成为了大家热议的焦点。彩礼限高,提倡彩礼低于50000元;宴席限桌,提倡宴席桌数不超过15桌,每桌成本低于300元;随礼限价,提倡亲房亲戚随礼不超过100元,街坊邻居不超过50元……这些细致且接地气的规定,为村民们的婚俗行为提供了明确的准则。而低彩礼家庭可享受的物质奖励、荣誉奖励和政策优先,则进一步激发了大家践行新风尚的积极性。

值得一提的是,土门镇还充分发挥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把道德评议会开展得如火如荼。在土门镇梁山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场别开生面的“道德银行积分制”评议活动正在进行。村民梁保祥因带头简办婚礼,获得50积分,兑换了一台电饭煲。“过去办喜事彩礼高,讲排场,礼金也重,大家压力都大。现在提倡新办简办,家庭负担减轻了,幸福感提升了,感觉挺好的。”他笑着说。
土门镇将抵制高额彩礼、参与志愿服务等纳入“道德银行”评分体系,村民凭道德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形成“做好事、存美德、换实惠”的激励机制,形成了人人争做好人好事的良好氛围。

而别出心裁的快板节目,更是将移风易俗的理念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现出来。“高额彩礼实荒唐,铺张浪费心里慌;如今新风拂心田,简约婚礼爱意绵;不搞攀比不摆谱,日子越过越香甜……”欢快的节奏、通俗易懂的语言,引得观众笑声不断、掌声连连。
“这快板说得太有意思了,听着听着就把移风易俗的理儿记住了。”土门镇小庄村村民刘世峰感慨道。土门镇通过“文艺+宣讲”模式,将抵制高价彩礼、倡导厚养薄葬的理念融入快板、歌舞、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以文化人、以情动人,让群众在欢笑中摒弃陋习,让移风易俗理念“飞入寻常百姓家”。

“土门镇坚持把移风易俗作为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抓手,切实推动文明新风在土门镇落地生根。下一步,我们将坚持‘立破并举’,持续深化宣传引导、全力推动全镇移风易俗深入开展,让文明乡风润泽土门大地。”土门镇党委副书记任彦林表示。
如今,在土门镇,移风易俗已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成为了村民们实实在在的行动。从“高额彩礼”到“低彩礼”的转变,从烦琐的婚俗到简约文明的婚礼,土门镇正以崭新的姿态,向着文明、和谐、幸福的美好家园大步迈进。(清水融媒记者李榕王永强实习生邹旦弟)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