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水县紧紧围绕发展所需、群众所盼、民生所向的要求,着力补齐基层民生服务短板,努力提升群众获得感。2024年,清水县把建设村级晾晒场22个列入民生项目,有效消除群众路边晾晒的安全隐患和风险,对调动农民种植积极性、保障粮食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
清水县农作物种类繁多,农业资源富饶,尤其是把小麦良种繁育作为主导产业来抓。每到秋收时节,存在晾晒场地少的问题,群众只能在自家院子、房前屋后晾晒粮食作物,而公路边晾晒又存在极大交通安全隐患。

今年,清水县农业农村局在深入调查排摸、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多方论证的基础上,在18乡镇的22个村实施晾晒场建设项目,硬化晾晒场地总面积17563.54㎡。

“以前,我们收获的小麦、玉米只能放到村道或者广场里慢慢晒干,搬运远不说,还费时费力,雨季更是不方便。”说起以前晒粮食作物的种种困难,黄门镇台子村群众记忆犹新。
如今,改造后的晾晒场面积宽敞、地面平整且具有良好的通风和排水性能,进一步保障了农作物收成。

据了解,新建村级产业晾晒场,一场多用,能有效缓解传统型晾晒的短板与不足,消除路边晾晒安全隐患和风险。群众在粮食丰收后,能及时晾晒,降低保管难度,减少储存成本,提高了粮食的品质。同时,也解决了合作社、大户种植的金银花、蚕豆等晾晒难的突出问题。目前,全县22个晾晒场项目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清水融媒记者王利萍)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