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路是城市的脉络,也是城市形象的窗口。今年以来,清水县聚焦道路建设,不断完善区域交通路网结构,全力推进交通项目建设,努力打通群众“幸福路”上的“最后一公里”。
2023年,庄天高速清水段项目通车。静天高速公路清水段是清水县第一条高速公路建设项目,11月3日,静天高速清水县城连接线建成通车,结束了清水县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静天高速清水县城连接线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总投资5970万元,连接线全长1.96公里,起点位于红堡镇杜川村东侧,与庄天二级公路平交,跨越后川河、牛头河,终点与上邽大道平交,建有2座大桥,牛头河大桥为半苜蓿叶立交,与轩辕大道相接,在西部新城区形成了“一线联两路”的交通布局。

清水县从塑造城市特色风貌、营造宜居城市着手,不断完善城市交通微循环系统,改善群众出行条件。
2024年6月,清水县对花石崖路段进行拓宽改造,实施道路路面拓宽、人行道铺装、路灯安装、污水管网敷设等工程。花石崖路段全长816.196米,起点与泰山路呈“T”型平面交叉,路线由南向北行进,终点与轩辕大道呈“T”型平面交叉,周边涉及清水县人民医院和天河佳苑、宏福嘉园等多个居民住宅小区。该工程于10月底竣工投入使用。花石崖路段改造完成后,将与周边道路共同构成通畅的城市路网,提高城市交通通行效率,提升城区路网的架构和品质,助力周边商业、商圈更快发展。

道路新格局彰显着城市新脉动,庄天高速公路的成功通车,打开了人流、物流新通道,清水县内丰富的物产和旅游风光走进更多人视野,对于促进清水县与周边城市的交通联通、信息互通、文化交融和经济往来,拉动清水积极融入甘肃省“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和天水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清水县先后新修改造轩辕大道、泰山路、经十三路、经十五路、南环路西干河桥等道路25.8公里,城市路网布局不断完善,城市道路里程达到38.3公里,全县“五横十三纵”城区道路骨架全面形成。今年,清水县实施轩辕大道下穿经四路建设项目,项目路线全长887.45米,总投资3500.12万元。目前,工程已投入使用。建设深圳路东延段384.303米、西关小学东侧道路734.311米。
“我们将推动温泉大道(花舞北山段)尽快启动建设,加快在县城北部构建‘一山、一河、一川’发展布局,推动县城强筋壮骨,更好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温泉大道的建设,将成为继静天高速后清水的又一交通要道,彻底实现城区东西部空间联通,切实提升城市路网服务品质。”清水县住建局局长魏天军说。

修一条路、造一线景、富一方百姓。清水县深入实施“交通先行”战略,坚持以构建干次相连、高效便捷的路网结构为目标,先后实施高速公路连接线、乡村道路提升改造、轩辕大道改造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978公里。着力推进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协调发展。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公共财政保障、项目建设管理、分级管护等机制,从财政投入、土地供应、公益性岗位落实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建成农村公路1682公里、绿化带1400公里、栽植行道树1600公里,乡镇、建制村通畅率达100%,全县农村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大幅提高,形成了管养覆盖、路景相融、畅绿美安的格局。率先推行“路长制”管理模式,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双路长”体系,县财政年均列支农村公路管养资金1000多万元,设立“以奖代补”养护基金,农村公路列养率达100%,2018年被授予首批“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称号,2022年荣获陇原乡村振兴“四好农村路”样板县、“客货邮”融合发展示范县称号,县道307线农村公路被评选为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功能齐全、区域互通的一体化交通道路体系为现代化清水建设铺就了高质量发展的“黄金跑道”。(清水融媒记者刘嘉)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