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住有所居,居有所安。2024年,清水县把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和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列入民生实事之一,大力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和环境,真正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努力让住房困难群体实现“安居梦”。
老旧小区由于建设年限较早,逐渐显现出设施老化、排水不畅、路不平灯不明等一系列问题,给居民带来诸多不便。通过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让一个个老旧小区在悄然“逆生长”,居民也在“老地方”过上了“新生活”。

走进改造后的县委家属楼、原泉小区,平坦干净的小区道路、整齐划一的停车位、新配置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垃圾分类投放驿站等一应俱全,曾经道路破损、污水管网老化、环境脏乱差的小区如今面貌焕然一新,成为居民们幸福生活的温暖家园。
居民赵玲告诉记者,“以前我们小区很旧很乱,今年实施了改造,楼外面粉刷了,楼道里的墙也刷白了,我们住着很舒心。”

据了解,2024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于5月25日开工,6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目前已完工,总建筑面积5.61万平方米,惠及住户544户。小区在改造过程中做到了改造“硬设施”与提升“软服务”两手抓,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幸福感的“提档升级”。
“老旧小区改造主要围绕楼屋面防水,外墙翻新,污水管网,暖气管网等内容进行改造,改造后的小区面貌焕然一新,环境卫生也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关注群众需求,做好2025年老旧小区改造准备。”清水县住房中心工作人员马建峰说。

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承载着百姓安居之盼、乐业之需、舒适之愿。清水县全力实施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加快搬迁安置点建设进度,让群众早日搬入新居,实现“安居梦”,开启美好“新生活”。
近日,记者在白驼镇姚黄村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二期工程现场看到,一座座白墙灰瓦的生态宜居房整齐排列,村庄内道路干净整洁,崭新的太阳能路灯矗立在巷道内,各家各户门前的小花园看起来整齐美观……
从山上到山下,从旧屋到新居,改变的不仅是居住环境,还有人的心境。搬进新家的村民们精神焕发,兴致勃勃地装扮起自己的小家。来到姚黄村搬迁群众姚明钟的家中,宽敞明亮的客厅内,彩电、冰箱、沙发等一应俱全,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家幸福感倍增。

姚明钟原来住在老庄里,交通不便,而且靠近山崖,属于地质灾害隐患点,搬进新房成了一家人迫切的愿望。如今,借助政策红利,搬迁到了姚黄村集中安置点,住进了梦寐以求的新房子里。
“搬迁下来环境卫生各方面都挺好,交通也方便,孩子上学也不用爬坡了,就医也很方便。”姚黄村村民姚明钟告诉记者。

搬一户,暖一家;安置一处,就多一处幸福的家园。在清水县,像姚明钟、姚双保这样的搬迁户共有686户。今年搬迁的207户已基本完成,明年计划搬迁99户。
据了解,白驼镇姚黄村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共涉及216户搬迁群众。2023年已经让135户群众通过避险搬迁项目搬进了新家园,住进了幸福里。2024年涉及的16户搬迁群众于9月底已经全部实现入住,2025年的避险搬迁项目已经于今年7月底提前开工建设,房屋主体已全部建设完成。

2024年清水县共实施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207户812人,涉及11乡镇19个行政村,其中集中建设安置175户692人、自建房安置22户81人、回购房安置10户39人。搬迁类型中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类153户,地质灾害风险区管控类52户,整村整组搬迁类2户。
清水县在做好搬迁安置“后半篇”文章上下足功夫,在安置点附近谋划配套建设食用菌产业园、蔬菜种植基地、农产品加工车间等设施,不仅让当地的特色产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同时拓宽了搬迁群众增收致富的途径,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够实现就业。(图/文清水融媒记者王利萍赵甲伟)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