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大项目建设是稳定经济运行的“压舱石”,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性支撑。
隆冬时节,在清水县各个重大项目建设现场,建筑工地人声鼎沸,生产车间机器轰鸣,施工现场井然有序,运货车辆往来穿梭……
今年以来,清水县牢固树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鲜明导向,狠抓项目谋划储备、强化要素保障、加快建设进度,全力以赴抓项目扩投资,有力促进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最新数据显示,1-11月,清水县在库项目105个,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48亿元,同比增长8.9%,为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当前,全年经济工作已进入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冲刺阶段,全县重大项目“加力提速”,全力以赴抢工期、赶进度,奋力冲刺全年目标任务,重大项目建设不断刷新进度。

靶向发力抓谋划强支撑
清水县推行“县级专班+协调机制”,聚焦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增发国债、超长期国债等支持领域和政策红利,常态化项目谋划储备,县级专班负责政策研究、项目谋划、统筹指导、咨询服务、前期准备、项目申报、资金争取等工作,协调机制重点解决用地、环评、稳评等要素保障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县级咨询评估机构提供政策解读和技术咨询服务,县财政每年落实项目前期工作经费1000万元,立足“政策所予”突出“清水所需”,建立滚动接续储备机制,做到“储备一批、论证一批、申报一批、建设一批”,项目谋划的数量、质量、体量和深度不断提升,县级项目储备库动态储备项目268个总投资保持在200亿元以上,三年来累计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25个2.12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34个12.71亿元。
在项目谋划储备申报上,组建了县发展改革局项目谋划专班,坚持投资股一个窗口指导、审核、在线申报,实现了政策集聚、资源整合、高效优质。据了解,2024年清水县累计争取国省项目资金6亿元,用于水利、林业、教育、以工代赈、保障性住房等项目建设。

多措并举抓调度促投资
清水县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建立“县级包抓领导、责任单位、项目服务专员、项目联络员”四级包抓责任制,严格落实分层管理和“一项目一专班”推进机制,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牵头抓总,县四大组织班子成员全覆盖包抓,项目责任单位认真履行项目建设主体责任,项目服务专员、项目联络员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要素保障部门、项目主管部门、参建各方高效协同,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质增效。截至目前,全县176个重点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4.2亿元,占年度投资的97%,高于时序进度2个百分点;已完工或完成年度计划投资项目160个,占项目总数的91%。
11月4日,清水县汤浴水库大坝顺利封顶,提前1个月完成了既定任务,标志着汤浴水库建设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为下一步下闸蓄水奠定了坚实基础。
汤峪水库是清水县深入推进甘肃水利“四抓一打通”的重大水利项目,是天水市“三源八库”工程之一,也是白龙江引水天水调蓄库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库位于牛头河支流汤浴河中游,坝线总长287米,最大坝高54米,总库容960万立方米。项目总投资5.33亿元,建设工期3年,于2022年9月开工,计划于2025年9月竣工并投运。建成后每年可提供水量790多万m³、承接水量1980万m³,能有效解决清水县资源性、工程性缺水问题。
清水县建立重点投资项目调度工作机制,严格执行项目县级领导包抓、清单化链条化图谱化管理、专班推进和周调度、月通报、季考核、红黑榜等制度,动态督查调度项目建设,复合陶瓷耐材一体化综合循环利用、汤浴水库、盘龙山风电等18个省列清单项目全部开复工,累计完成投资30.35亿元,占1—11月计划投资的107.6%;多汇优鲜冷链物流、君石中药材等90个市列清单项目全部开复工,累计完成投资43.72亿元,占1—11月计划投资的102.4%。
经济航船行稳致远,重点项目既是“稳定器”、更是“推进器”。通过项目带动,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2%,高于全国6.8个百分点、全省7.6个百分点、全市0.4个百分点;项目投资占全县总投资的69.5%。

创新机制抓管理优服务
清水县扎实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全面落实“包抓联”“六必访”“白名单”“民营企业座谈会”等制度,健全完善“一把手坐窗口、走流程、解难题”“沉浸式”体验工作制度机制,推动政务服务、市场监管、执法司法、创新创业、项目落地、人文体验、问题整改提质增效,32名县级领导包联28户重点工业企业、2553名干部包联企业2800户,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新增市场主体1956个,助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纵深推进“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成立了县招商引资帮办服务中心,组建了9个重点产业链招商专班和招商小分队,编制“一图谱三清单”,县级领导牵头对接众兴菌业、浙江智鑫、江西线元、中城大有等目标企业44家,带动全县开展“走出去”招商57次,“请进来”洽谈83次,新签约辣椒全产业链建设项目、钢化玻璃生产项目、电商产业园运营项目等招商引资项目28个,签约额62.93亿元,累计到位省外资金61.06亿元,同比增速73.52%。
目前,位于清水县工业集中区的君石中药材建设项目,厂房已建成、正在安装设备。项目建成后,将形成中药饮片精深加工、中药先进提取、中药制剂生产完整产业链,实现中药提取、制剂生产标准化,打造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智能化、现代化制药企业,可带动当地100人实现就业,该项目也是清水县“信用承诺”审批模式的受益者。
“这个项目从获批建设到即将运营,项目前期审批和后续手续办理速度非常快,离不开项目专班全程护航和优质服务,得益于清水县良好的营商环境。”甘肃君石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涛说。
清水县探索推行“信用+秒批秒办”“信用+告知承诺”“信用+容缺受理”审批新模式,对无失信记录、信用状况优秀或良好的企业,申请人自愿做出书面承诺,审批部门依承诺进行审批,累计备案企业投资项目116个;政府投资项目在用地手续齐全的情况下,立项审批阶段对稳评、能评进行容缺受理,压茬推进前期办理、咨询评估等事项,累计审批政府投资项目20个5.76亿元;要素保障部门主动服务、协同发力,推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诺”“集中审批”“并联审批”,依法依规加快用地、环评、能耗等手续办理,项目全流程办理时长由60天压缩至51天。持续优化政府采购领域营商环境,全县适宜面向中小企业预留采购份额的项目43个,面向中小微企业预留采购金额8052.03万元。不断健全完善信用修复机制,累计修复经营异常名录(状态)244户,涉及企业17户、个体工商户221户、农民合作社6户。

瞄准赛道壮大县域经济
今年以来,清水县围绕“农业优先型、工业主导型”发展类型,立足“一地两区”发展定位,紧盯年度预期目标,全面落实“1512”全流程全要素项目保障措施,以实干抓项目、以项目促发展,全力盘活存量、引入增量、提高质量、增强能量、做大总量,以项目建设激发新活力,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日,位于黄门工业园区的清水县复合陶瓷耐材一体化综合循环利用项目施工现场一片繁忙景象,工人们各司其职,有条不紊,争分夺秒赶工期、开足马力忙建设,不断刷新施工“进度条”。
复合陶瓷耐材一体化综合循环利用项目,是清水县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和2023年省列重大建设项目,也是清水历史上单体项目投资最大、综合效益最好的招商引资项目,总投资24.7亿元,由山东华贸控股集团投资建设。
“该项目的引进填补了工业领域新材料项目建设的空白,开辟了我县新型工业化建设新赛道。”清水县工业集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国全告诉记者,2025年项目全面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大的复合陶瓷耐材一体化综合循环利用产业园,预计年产碳化硅及其制成品30万吨,年产值50亿元,上缴税金2亿元,带动就业1200多人。
“下一步,我们将华贸(甘肃)新材料公司打造成为新材料领域的链主企业,着力在延链补链强链方面下功夫,加大下游企业的招引力度。目前,已与唐山瑞兆碳化硅制品等4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力争将复合陶瓷新材料产业培植为县域首位产业。”王国全说。
扩大有效投资是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最直接动力。近年来,清水县以培育建设县域核心商圈、特色商业街区为目的,积极推进商贸流通设施项目建设,开展轩辕·时代中心招商、尚品休闲美食街、轩辕湖美食街等美食街区提升行动,打造清水县购物娱乐休闲地标。
“轩辕·时代中心建设项目是清水县立足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重点建设项目。项目建设主要内容包括轩辕广场地下停车场工程、轩辕广场地下商业综合体工程、轩辕广场提升改造工程。”清水县住建局副局长南永平说。
该项目建成后,将全面提升全县旅游品质内涵,形成以轩辕广场为中心的休闲购物旅游圈,为广大市民提供休闲娱乐、运动健身、观景休憩的活动场所,极大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改善居民出行环境,有效解决停车难问题,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通过投资拉动,今年三季度清水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3%。

重大项目强建设,经济发展再跃升。通过狠抓项目谋划储备、强化要素保障、加快建设进度等各项举措,清水县正不断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清水融媒记者李榕马辉赵予菲)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