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清水县坚持把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作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立足实际、着眼长远,聚焦政策宣传引导、搬迁政策制定、安置点规划建设、后续产业扶持等重点工作,多措并举让搬迁群众住上“暖心房”,圆了“安居梦”。
走进白驼镇姚黄村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点,青色的琉璃瓦、白色的外墙,一栋栋崭新的房屋整齐排列,屋后的小菜园、路灯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道路宽敞平坦,美丽宜居的乡村美景在眼前徐徐展开。
从山上到山下,从旧屋到新居,改变的不仅是居住环境,还有人的心境。搬进新家的村民们精神焕发,兴致勃勃地装扮起自己的小家。来到姚黄村搬迁群众姚明钟的家中,宽敞明亮的客厅内,彩电、冰箱、沙发等一应俱全,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家幸福感倍增。
姚明钟原来住在老庄里,不仅交通不便,而且靠近山崖,属于地质灾害隐患点,搬进新房成了一家人迫切的愿望。如今,借助政策红利,搬迁到了姚黄村集中安置点,住进了梦寐以求的新房子里。

“搬迁下来环境卫生各方面都挺好,交通也方便,孩子上学也不用爬坡了,去就医也很方便。”姚明钟告诉记者。
为保障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保质保量实施,有效解决群众搬迁后顾之忧,清水县结合生态搬迁工作实际,配套制定“10+5+N”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优惠政策。生态搬迁群众每户无偿享受10万元财政补助资金、5万元财政贴息贷款以及N条配套扶持优惠政策,确保生态搬迁工作顺利实施。
“姚黄村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2023年搬迁135户,已全部按期入住;2024年搬迁16户,已全部入住。”白驼镇姚黄村党支部书记李鑫说。

有安居就有乐业。沿着姚黄村旁笔直平整的省道S218线,一栋栋高标准的设施大棚集中连片,这是姚黄村今年新建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围绕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白驼镇依托安置点及周边自然资源禀赋,结合全县产业发展定位,提前做好后续扶持产业工作的规划布局,在搬迁安置“后半篇文章”上持续发力,2023年在搬迁点附近建成了食用菌种植基地、养生枕加工车间,2024年建成了姚黄村现代农业产业园,不仅让当地的特色产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同时拓宽了搬迁群众增收致富的途径,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够实现就业。
在白驼镇姚黄村现代农业产业园,大棚内的油菜和香菜一片嫩绿、长势喜人。同为搬迁群众的姚黄村村民姚双保正在检查棚内油菜生长情况。
搬到新家,不仅住得舒心,而且在家门口有了合适的工作,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这是姚双保2024年的最大喜事。自今年姚黄村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他就一直在这里务工。“我在菜棚里务工,这几天马上就要采摘油菜、香菜,效益也挺好,一天能挣80元。”

搬一户,暖一家;安置一处,就多一处幸福的家园。在清水县,像姚明钟、姚双保这样的搬迁户共有686户。今年搬迁的207户已基本完成,明年计划搬迁99户。

如今清水县各处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点里,村居整齐划一、绿意盎然,老人在凉亭里闲谈,孩子们在广场上嬉戏,笑声阵阵;产业基地里食用菌长势旺盛,蔬菜鲜嫩葱绿,中药材丰富多样;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里机器轰鸣,搬迁群众化身产业工人忙碌作业……一幅幅幸福美好新生活的画卷正徐徐展开。(清水融媒记者牛启坤马辉马成龙)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