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在线天水在线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清水>>正文
清水县:粮油加工紧锣密鼓“种储加销”全链条发展(图)
(2024/11/29 19:16:00)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打印本页

  近年来,清水县积极响应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依托自身资源优势,按照“稳定面积、提高产量、延链增收”的思路,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业科技推广步伐,大力发展小麦、玉米、马铃薯和油菜籽、胡麻等粮油作物种植,以粮油生产为引领,以产业增效为目标,全力推动粮油经济“种储加销”全产业链条发展。

  初冬时节,记者来到土门镇粮油加工车间,前来磨面榨油的村民络绎不绝,面粉深加工、粗粮制糁、油料加工3条生产线马力全开,土门镇周山村的冬天再也不像往年一样安静。

  面粉加工车间里,一套自动化面粉深加工设备快速运转。去杂、润洗、加工、出粉……伴随着轰隆隆的机器声,散发着浓郁麦香味的面粉顺着传送仓落入面粉袋中。

  上午10时,村民王宗政从家里来到土门镇粮油加工车间磨面,中午的饭点还没到,沐浴着暖阳,他又开着载有新鲜面粉的三轮车回了家。

  王宗政告诉记者,“今天我拉了300斤粮食来磨面。现在镇上有了粮油加工车间,再也不用去其他乡镇磨面了,300斤粮食2个小时就磨完了,既省力又省钱,确实方便了群众。”

  土门镇是清水县西面的一个偏远乡镇。从清水县城出发,汽车要在山沟沟里绕过一弯又一弯,耗时近一个小时才能到达镇上。

  镇上有许多像王宗政一样的老人,他们依旧过着自己种粮,自己磨面的日子。现在“家门口”有了粮油加工车间,那些花几个小时到其他镇上去磨面,有时候摸着黑才进门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此外,这个车间还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很好的就业机会。目前,车间工作人员每天的工资是100元。

  在加工车间另一侧,产品展销厅紧挨着原料储存间,只有一墙之隔。5斤、40斤、50斤的面粉整齐摆放在货架上,白面、荞面、玉米面、莜麦面、胡麻油等应有尽有。

  正是有了今年8月份投入使用的这些自动化设备,一粒粒金黄的小麦才能顺着生产线,完成了从原材料到一袋袋面粉的“华丽变身”,一颗颗饱满的油菜籽经过一系列程序变成了一滴滴醇香的菜籽油。

  土门镇周山村党支部书记周彦军说,“土门镇粮油加工车间由周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运营,生产线全负荷运行可日加工小麦面粉10余吨、油料1.2吨、杂粮产品2.2吨。主要通过收取粮油加工费和出售油粮深加工产品进行营收。我们注册了‘陇祥盛’品牌商标,推出了10斤、20斤规格特色‘小袋面’‘小桶油’,保障了群众需求全覆盖。自今年8月份建成投产以来,累计加工销售面粉20余吨、杂粮产品0.5吨,营业额达到了6万余元。”

  土门镇副镇长崔泽邦说,“今年以来,土门镇聚焦保障粮食安全主要任务,积极争取到中央三部委集体经济项目资金70万元,建成土门镇粮油加工车间,形成了‘粮油种植+农产品加工+订单销售’一体化产业链条,建立起粮油产业‘农户+车间+村集体’联农带农机制,通过提供就近务工岗位、收益分红等多种形式,将村集体经济积累与农户利益深度联结,实现了村集体经济与农户的收入持续增加。”

  仓廪实,天下安。清水县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今年全县累计种植粮食作物67.82万亩,其中小麦25.89万亩、玉米23.05万亩、马铃薯15万亩、杂粮0.77万亩、豆类3.11万亩。此外,清水县围绕小麦良种繁育和单产提升,以白驼、王河、松树等10个小麦主产乡镇为重点,高标准建设5万亩小麦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和5万亩优质小麦高产示范基地,通过打造小麦产业集群,实现种业振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小小“面袋子”“油桶子”里“装”着大民生。“家门口”建粮油加工车间既顺了民意,又暖了民心。同时,还是推动全县粮油经济“种储加销”全产业链条发展的重要实践。通过发展粮油加工产业,当地群众致富路上有“麦香味”在飘香,村集体经济增收路上有“油”在助力,进一步夯实了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

  下一步,清水县将继续坚持粮食“种储加销”全产业链条发展思路,在实现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方面下功夫,进一步推动全县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在清水大地上书写好粮食安全这篇“大文章”。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

摄影相关图片
天水在线《朝圣天水伏羲庙》第十 天和之声琴箫会馆丁繁妮向张田芳 天水在线带你打卡麦积区漾菲思轻 2024年天水“黄金大道”嘉年华完 视频 | 天水市西秦腔研究院《伏羲 视频 | 天水“黄金大道”万人唱响 天水在线视频 | 清水轩辕鼓打卡天 天水在线视频 | 武山旋鼓舞惊艳天 视频 | 天水“黄金大道”万人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