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款冬花的花蕾含苞待放,清水县秦亭镇麦池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款冬花丰收季。
近年来,清水县依托自然资源优势,瞄准市场需求,积极探索发展中药材种植,将中药材资源打造成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新引擎”。
时下,正值款冬花丰收之际,走进清水县秦亭镇麦池村,只见凝霜的土壤之下,紫色的花蕾含苞紧簇,娇艳欲滴,长势喜人,村民们正忙着刨挖、采摘、分拣款冬花,淡淡药香弥漫在空气中。

38岁的李志轩今年种植的50余亩款冬花喜获丰收,谈起种植款冬花的契机,李志轩打开了话匣子:“种植款冬花我经过了两年的调研,从陇南、定西等地考察到款冬花市场经济良好,并且从土地和气候情况来看,款冬花适合我们北方种植。2024年返乡创业,在村上种植了50余亩款冬花,带动周边不能外出务工的农户就地就近就业。”看着地里一团团紫色花蕾的款冬花,李志轩粗略地算了一笔账。“今年款冬花的市场前景也很好,亩产量能达到400斤以上,亩收入7000余元左右。”清水县康隆农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志轩说。
今年以来,秦亭镇立足适宜款冬花种植的土地资源件和优越的气候条件,引导群众盘活土地资源,发展款冬花种植,让群众走出了特色产业助农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秦亭镇积极推进‘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中药材种植模式,逐步完善中药材产业链,通过引导种植、加工向规范化、规模化发展,让‘小农户’衔接‘大市场’;引进中药材龙头企业组建中药材种植培育基地,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不断带动农户增收。2024年,秦亭镇中药材种植基地种植中药材1600余亩,种植种类达14种。同时,在药材种植和品种选择上进行了调整和优化,根据市场需求和土地适应性,筛选了一批适合本地生长的中药材,在种植过程中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得到质的飞跃”。秦亭镇农业中心主任王若林说。
近年来,秦亭镇把中药材种植作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新兴产业来培育,全方位推动中药材种植、收购、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发展,开出中药材产业促进乡村振兴的“良方”。(清水融媒记者马成龙刘嘉)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