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苗吐翠满眼绿,万亩良田绘“丰”景。眼下,清水县各乡镇的冬小麦陆续出苗,发芽吐绿。放眼望去,成片的嫩绿色麦苗苗匀根壮,长势喜人,一派勃勃生机。
初冬时节,走进金集镇小麦良繁基地,田地里麦苗青青,长势喜人,村民们正忙着查看小麦的出苗情况,并为冬小麦进行“健康检查”,农业技术人员也纷纷深入田间地头,悉心指导种植户做好冬小麦田间管理工作,确保小麦顺利越冬,全力为来年全镇粮食丰产、农民增收筑牢基础。

“目前,小麦无积雪覆盖,抗寒、抗病、抗虫害能力较弱,为掌握冬小麦长势情况,我们积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一线开展技术指导,确保冬小麦安全越冬。下一步,我们将严格按照冬小麦越冬期田间管护技术要点,做好管护工作,确保冬小麦种植开好头,能丰收。”金集镇连珠党支部书记陈永孝说。
自入秋以来,金集镇以“保面积、增产量、提品质、增效益”为目标,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紧盯小麦种植面积,科学规划种植区域。截至目前,全镇已播种冬小麦13000余亩,建成7500亩小麦良种繁育基地1处,推动粮食生产向绿色、高产、优质、高效目标迈进。

近日,来到黄门镇的田间地头,12400亩冬小麦新芽吐绿、生机盎然。为确保冬小麦健康生长和来年丰收,黄门镇积极组织农户和种植主体开展冬小麦田间管理,将灭草剂均匀地喷洒在麦苗间,防止杂草与冬小麦争夺养分和水分。“今年我们村的冬小麦播种面积较大,目前出苗情况良好。现阶段正在进行喷洒农药等管理作业,给冬小麦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确保来年有个好的收成。”正在田间劳作的黄门镇杨李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负责人李金仓说。
除了喷洒除草农药,黄门镇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冬小麦施肥等方面的技术指导,提醒农户和各种植主体要根据冬小麦的生长阶段和土壤墒情合理施肥,以满足冬小麦生长所需的养分。目前全镇的12400亩冬小麦长势良好。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保障粮食安全事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大局。王河镇充分发挥传统种粮优势,按照打造“西部粮仓、种业大镇”的思路,采取规模化发展的措施,累计建设小麦良繁基地1.35万亩,打造5000亩示范点1处、1000亩示范点3处、500亩示范点5处,实现了村村有示范点,有效发挥了带动作用。同时,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种的原则,进一步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确保全镇秋季小麦种植面积增加到3.5万亩以上,其中小麦良繁面积达到2.5万亩。
今年,清水县将粮食安全与种业振兴相结合,围绕小麦良种繁育和单产提升,以白驼、王河、松树等10个小麦主产乡镇为重点,高标准建设5万亩小麦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和5万亩优质小麦高产示范基地,通过打造小麦产业集群,实现种业振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近年来,清水县持续推动撂荒地动态清零,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选用优质高产良种,强化科技支撑,以创建“全国小麦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为目标,落实秋冬无闲田,推行“统一供种、统一管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割、统一收购”的“五统一”基地运营模式,进一步加快冬小麦良种产业化经营步伐,做大做强优质小麦良种繁育产业,加快种子产业育、繁、推、服一体化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