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在线天水在线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清水>>正文
壮丽航程“县”在出发|锻造中国式现代化清水实践的基石(图)
(2024/10/14 10:51:48)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打印本页

  七十五载长歌奋进,百余年春华秋实。新中国成立7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清水县委、县政府始终坚守初心使命,承载人民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一项项民生实事接连落地、一串串攻坚数据持续更新、一幅幅振兴图景接踵而至……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清水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全面提升,凝聚起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清水新篇章的磅礴力量。

  深化理论武装提高党员教育管理水平

  木长必固根,立事先立心。清水县坚持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党的建设全过程各方面,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党的十八大以来,清水县坚持用好思想建党这个“传家宝”,扭住思想政治工作这条“生命线”,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等集中性教育活动,引导党员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今年以来,清水县坚持集中教育与经常性教育相结合,加强统筹谋划,精心组织实施,在原原本本、逐章逐条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基础上,以专题党课、警示教育、专题辅导、交流研讨等形式,坚持凝聚合力、精准发力与实处着力,提升党纪学习教育的热度、温度和深度,不断丰富学习形式,注重融入日常和学用结合,努力使党纪学习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高质量举办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34名县级领导干部全面开展交流研讨,全县701个基层党组织全面开展学习,组建党纪学习教育县级宣讲团,分9组分赴各乡镇、县直单位开展宣讲18次,通过集中授课、讲座辅导等形式,对《条例》新增和修改的内容进行详细解读,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入脑入心、走深走实。加强《条例》解读培训,编发《党纪学习教育中央权威媒体解读文章汇编》4期。积极统筹警示教育资源,收集整理警示教育片8部、违纪违法干部忏悔录9部、违纪违法干部警示录3部,建立全县党纪学习教育警示教育库。发挥政法等单位警示教育基地作用,通过纪法解读、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座谈交流等方式,让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真正练就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的“金刚不坏之身”。

  近年来,清水县不断提高党员教育管理水平,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进行示范培训,组建学习教育宣讲团,传经授宝、现场说法,采取观摩式、互动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将党员教育同全县各项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切实把党员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不断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清水实践贡献力量。

  加强阵地建设形成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格局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清水县坚持大抓基层导向,不断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整体提升、全面进步,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不断增强。

  今年以来,清水县聚焦提升村级党组织服务能力,创新开展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四化两度”提升行动,持续推动管理规范化、功能实用化、服务便民化、代办常态化,着力构建管理有序、服务便利,环境优美、治安良好,人际关系和谐的美好家园,群众的认可度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建好阵地“硬环境”,让群众“愿意来”。着眼优化村级党群服务中心硬件设施,针对功能室设置不规范、标识标牌多挂乱挂、制度版面陈旧破损、环境面貌脏乱差等问题,按照“村级党组织自检—乡镇党委统筹—组织部门提升”的方式,对村级党群服务中心进行“焕新”。年内新改扩建村级党群服务中心29个,集中整治维修村级党群服务中心7310㎡,清理各种不规范制度牌、标识牌298个,更换维修桌椅等办公家具85组,补植绿化苗木1860余株,全面清理阵地及周边杂草杂物356处,切实建好村党群服务中心“硬环境”。

  打造便民“服务圈”,让群众“喜欢来”。聚焦开发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新技能”,因地制宜统筹建设“两场两站”(公共晾晒场、临时停车场、便民小驿站、爱心托管站)等服务设施。通过开放村委会办公场所、村级文化广场等公共区域,拓展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服务功能,让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变麦场、变车场、变乐园、变食堂、变驿站,最大限度解决群众晾晒难、停车难、休息难、照料难等问题。截至目前,全县260个行政村中109个村全面完成“两场两站”服务设施建设,151个村完成公共晾晒场、临时停车场和便民小驿站(爱心托管站)等服务设施建设,为广大群众新增停车位8500余个,晾晒小麦、花椒等农作物8.12万吨,提供休息饮水、快递代收、临时充电、爱心托管等服务1.2万余次。

  增强服务“软实力”,让群众“还想来”。坚持全方位提升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服务质量原则,制定《清水县村(社区)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明确43项办理事项,对22项村级直接办理、8项村级初审转办、13项部门办理事项进行梳理,将5项政务服务事项下沉到村(社区)。落实村干部坐班值班和群众来访“首问接待”及“一站式”服务制度,健全完善“一站式”便民服务窗口286个、政务公开专区278个,让服务“开门可及”。同时,根据偏远村庄、老弱病残群众需求,制定《村民事务代办事项清单》,明确12项代办事务,在各自然村确定村民事务代办员824人。推行民事代办员包巷联户机制,探索“群众点单、队伍接单、群众评单”服务模式,切实让群众方便办事、能办成事。

  近年来,清水县聚焦群众需求,持续强化阵地建设、不断完善服务机制,坚持把党建引领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加强功能融合、提升服务质效,做实精细服务,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工作效能不断提升,党群服务中心真正成为有温度、有特色、有活力的基层服务阵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优化干部选用着力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成为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团结带领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高度重视培养造就能够担当重任的干部队伍。”

  多年来,清水县坚持不断优化人才培养工作,把堪当重任的好干部培养起来、发现出来、使用起来,以人才“第一资源”激发创新“第一动力”、引领发展“第一要务”,着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

  清水县坚持把党旗插在乡村振兴最前线,聚焦村“两委”班子建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等重点任务,切实做好“后半篇文章”,着力构建多元化、立体式培养、管理和保障机制,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基层治理骨干队伍,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工作。

  清水县做深做实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坚持加强实践锻炼,在重大任务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堤防何时修?巷道啥时候硬化?”问题问得具体,答复清楚明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群众考干部,干部晒作为”的特殊问政在清水县白沙镇代沟村文化广场举行。村支部书记、第一书记、村干部坐在台前,接受群众的各种提问和考验。通过“村情村貌我知道”“涉农政策我知晓”“你问我答解民生”“公开测评知民意”四个环节群众评议干部,这种乡村干部和群众面对面问政、参政、议政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机制,推进了乡村干部转变思想认识、转变工作方式、转变工作作风,让干部在实践中不断砥砺意志、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上,遍布乡村的党员干部坐在百姓炕头,问询群众冷暖;走进田间地头,帮助发展致富,通过为农民解决一件件的烦心事,成了乡村振兴一线的“领头雁”,党组织的公信力也进一步提升。正是在带领村民实现美好生活的征途上,在一次次帮助农民解决困难的过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越来越强,党的执政根基也越来越牢固。

  清水县不断建立健全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激励和保护机制。上世纪70年代,大山深处的山门镇关山村受限于经济条件,被村民推选的村文书没有报酬,随着保障机制逐渐完善,80年代,村支书薪酬提升到600元,如今专职书记的报酬已达到4.5万元,身份的转变,报酬的提升,体现了党对基层党组织激励和关爱。

  在时代变迁、农村发展中,党的基层组织也在不断加强,职能由管理转向了服务,2020年,全县村书记平均年龄由48.2岁降至39.8岁,高中及以上学历由68.5%提高到93.5%,260个村配齐大学生村文书,双好双强的党员干部充实到农村基层党组织队伍中,一个个基层组织以更加坚强有力、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富有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的崭新面貌活跃在乡村大地,保证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最后一公里”。

  健全体制机制扎实绘就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壹引其纲,万目皆张。近年来,清水县围绕党建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在组织管理、体系覆盖、融合创新、治理作用等方面持续用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点燃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引擎”,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清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金秋的清水县“丰”景如画,乡村产业建设连村成片、跨乡成带、集群成链,一簇簇食用菌蓬勃生长,一个个设施蔬菜大棚内生机盎然,一个个党建联盟推动乡村产业竞相出彩......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征程上,清水县走出了一条党建强、产业旺、乡村兴的党建引领乡村产业发展新路子。

  清水县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总体思路,坚持“地域相近、产业相同”原则,推行“1+1+4”模式,即每个党建联盟成立一个功能型产业党委、一个合作社联合社,组织开展结盟签约、技术培训、观摩交流、巡回指导四项活动,建立区域化组团式党建联盟27个,成立产业党委23个、合作社联合社23个,培养党员致富能人36名,建成党员示范棚(地块)125个,切实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片区产业整体布局、协同发展、互促共进,以党建串起了“产业链”,党建“软实力”变成了产业发展“硬支撑”。

  清水县始终把抓党建促产业发展作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任务,紧紧围绕“抓党建、兴产业、促振兴”的工作思路,坚持建强党建联盟,充分发挥产业党委引领作用,积极引导村党组织领办创办合作社,按照“东菌西果、南药北粮、沿川设施农业”产业发展布局,着力做大做强食用菌和小麦育种,巩固提升干鲜果和中药材,稳步发展汉麻和小杂粮等特色主导产业,全县呈现出党建引领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新格局。

  党建赋能,联盟发力。清水县坚持用活用好“党建+产业”这把“金钥匙”,通过党建联盟整合党建优势资源,推动乡村产业一体化、集约化、市场化发展,党建的旗帜在乡村产业振兴的生动图景中熠熠生辉。

  今年以来,清水县坚持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农业优先、工业主导发展定位,加力实施“四强”行动,突出做好“五量”文章,接续建设“一地两区”,以抓党建促发展,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各项事业取得新的成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清水迈出坚实步伐。

  风生水起逐浪高,砥砺奋进正当时。新时代新征程上,清水县将在鲜红党旗的指引下,鼓舞全县党员干部凝心聚力、阔步前行,不断提高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质量,切实把组织力量、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发展优势,奋力谱写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篇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清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清水融媒记者李榕)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

摄影相关图片
视频 | 麦积区“万人大合唱”唱响 视频 | 天水在线带你打卡嘉德·天 超燃!麦积区上万群众唱响《大中 超燃!麦积区上万群众唱响《歌唱 视频 | 麦积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 天水在线视频 | 我在天水花舞南山 视频 | 秦州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 视频 | 麦积区马跑泉市政广场万人 天水在线带你打卡天水会展中心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