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科学谋划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重大举措,是指导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清水融媒推出“锚定现代化改革再深化”专栏,派编辑记者深入基层一线,以小切口小故事,讲述各部门各乡镇全面深化改革的生动实践,报道改革开放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展现广大干部群众奋发有为、积极投身改革开放事业的精神风貌。
今年以来,清水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统筹推进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有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清水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推动撂荒地动态清零,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选用优质高产良种,强化科技支撑赋能产业发展,加强生产日常管理,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清水县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和耕地保护硬措施,引导农民合理安排种植结构,因地制宜扩大粮食种植面积,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积极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万亩和全膜双垄沟播技术12.3万亩。实施冬小麦“一喷三防”25万亩,开展测土配方施肥62万亩。依托省农业科学院清水小麦试验站,建成冬小麦良种繁育基地5万亩,建设冬小麦烘干仓储中心5个,有力推动了小麦良种“育繁销”全产业链发展。完成粮食播种67.82万亩,其中小麦25.89万亩、玉米23.05万亩、马铃薯15万亩、杂粮0.77万亩、豆类3.11万亩。
在全面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清水县金集、王河、松树等12乡镇将产业发展同粮食安全相结合,组织合作社、农户大力发展小麦育种及加工、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等产业,既守住了粮食安全底线,又增加了村集体和群众收入。
“金集镇2024年在瓦寨梁高质量完成800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点建设工作,采取4行大豆间作2行玉米种植模式高标准推进,确保每亩种植8000株大豆,3500株玉米,预计亩均增收50公斤大豆,带动农户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成功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与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相融合,切实提高土地产出,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保障粮食稳产增产。”金集镇副镇长邵雪艳说。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清水县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通过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做活做精“土特产”文章,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依托地域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大棚种植、地摆木耳、林下种植等食用菌种植新模式,多元化拓展木耳种植品种及形式,通过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推动食用菌产业发展不断升级,努力把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市场优势,让特色产业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来到白沙镇桑园村食用菌种植现代农业产业园,种植棚内一垛垛菌棒整齐排列,一簇簇金黄的榆黄菇竞相冒出菌棒,长势格外喜人,工人们正忙着采摘、晾晒,现场一片丰收景象。
“我们在白沙镇桑园村总共种植榆黄菇25万棒,大棚种植15万棒,连栋大棚种植10万棒,预计产值能达到150万元,可以收获鲜菇30万斤左右、干货3万斤左右。”白沙镇桑园村榆黄菇种植负责人李广魁告诉记者。
时下,遍地开花的食用菌大棚已经成了富有清水特色的农业产业。清水县已打造1个木耳菌棒标准化生产和养菌车间、40个食用菌产业园标准化生产基地,建成2600多座木耳种植大棚、18座总库容1.8万吨的食用菌冷藏库,推广大棚种植、地摆栽培、林下栽培、群众户内栽培等多种模式,年挂植菌棒1460万棒,年产木耳近1095吨,形成了从菌棒生产到木耳种植、晾晒、包装、品牌、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构建起以黑木耳为主,香菇、平菇为辅,滑子菇、灵芝、羊肚菌、猴头菇为补充的“一主多元”食用菌产业发展格局。
清水县紧盯打造现代山地特色农业示范区,按照“东菌西果、南药北粮、沿川设施农业”产业发展布局,着力做大做强食用菌和小麦育种,提质扩面干鲜果和中药材,稳步发展汉麻和小杂粮。建立差异化奖补、行政技术“双包抓”机制,积极引导群众、合作社发展特色产业,2024年上半年,新建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4个、种植菌棒1460万棒,改造老旧果园3276亩,种植中药材、汉麻等特色产业38万亩,新改建畜禽养殖小区12个,全县畜禽饲养量达到141.78万头只,金集镇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成产业路32公里,创办科技示范点15个,推广新技术10项,引进新品种21个,新增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家、合作社15家、家庭农场200家,申报“三品一标”和“甘味”产品品牌8个。完善“企业+合作社+农户”联农带农机制,推行创业就业“双轮驱动”措施,促进群众持续稳定增收,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75元,同比增长8.4%。
道路干净整洁,房屋错落有致,墙绘赏心悦目,口袋公园造型精致,产业大棚整齐划一……走进清水县各乡镇的村头巷尾,抬头是“画”,入目是“景”,一幅幅和美乡村幸福图景正徐徐展开。
走进新城乡李湾村,随处可见木材、瓦片等物件打造的乡村独特风景,房前屋后竹篱笆围起来的小菜园和搭建的茅草亭,既还原了原始印记又保留了乡愁记忆,宽阔平整的水泥村道上,村民们正在清扫落叶,一幅“村庄美、农民乐”的美好画卷映入眼帘。
“这两年来村里铺了硬化路,水渠也清理了,还修了护坡,比以前好多了。”新城乡李湾村村民闫小林告诉记者。
“今年以来,李湾村按照乡村建设‘14+6+5’的要求,拆除危房12座,危墙600多米,整治蓝顶房2000余平方米,清理沟渠500米,腾挪柴草80余处,栽植花卉绿植3.5万株,建设小节点五处。”新城乡李湾村党支部书记赵青柏说。
李湾村还充分发挥党支部引领作用,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模式,依托“一约四会”,以开展“美丽庭院、好婆婆好媳妇、平安家庭、抵制高价彩礼先进家庭”等各类道德评选活动为抓手,形成支部引导、群众参与、产业兴旺的良好氛围,真正实现从“坐享”到“共治”转变。
来到清水县黄门镇小河社区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集中安置点,居民区白墙黛瓦、巷道平整,文化广场宽敞开阔、风景秀丽,一幅悠闲自在的田园生活图景。
生活在这里的村民,不仅生活便利舒适,还能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和过去相比,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来源于2022年开始实施的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
要想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就得让群众有业就、能融入。“原来我们在山上住,生活多有不便。现在住在这里,接送孩子、出门买菜都方便了,附近有木耳棚,去打工一天能挣100多元,一年下来能挣10000多元,高速公路也开通了,出行交通也很便利。”村民宁俏菊就切身感受到避险搬迁带来的好处。
为彻底打消搬迁群众的后顾之忧,让安置点成为搬迁群众打心底认可的温馨家园。黄门镇按照“搬迁分散村、整合中心村、建设大社区、发展小城镇”的思路,探索推行“123”乡村治理法,通过便民事务代办、公共服务共享,寓管理于服务,实现了从人聚集到心聚拢的转变。
“社区发挥搭建服务平台、开展便民事务代办等职能,彻底解决居民两头跑的问题。我们还根据群众日常需求,创建‘一站一馆一超市、四家六室四中心’,群众不出社区便可享受优质生活。同时完善了居民协商议事机制,真正做到将便民服务输送到群众的心坎上。”黄门镇小河社区居委会副主任王爱珠告诉记者。
近年来,清水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一体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和示范创建行动,突出基础设施补短板、公共服务提质效,分层分类推进王河全寨、红堡周家、土门小庄等25个省、市、县级示范村及17个和美乡村建设,持续打造牛头河流域、白驼河流域、后川流域等5条乡村建设示范片带,以点带面推动乡村建设水平整体提升。统筹抓好乡村治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大力开展“美丽庭院”创建,完成卫生厕所改造1590座,整治“八乱”问题7326个,引导群众在房前屋后种花种草,栽植乡土树木,建设小花园、小菜园,扮靓村庄颜值,留住乡愁记忆。
乡村“蝶变”,向新而行。如今,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乡风好的乡村新图景正在广袤的清水大地徐徐铺展。(清水融媒记者李榕王永强)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