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全面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清水县多措并举,持续加强应急救灾物资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快速反应机制,着力提高应对风险和挑战的水平,为县域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坚实的应急救灾物资保障。
一、优化储备规模,提升应对风险能力。结合县域实际,分析预判各类灾害风险点,每年将应急救灾物资采购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通过逐年采购,不断增加优化应急物资储备规模,应对风险能力持续增强。根据保障需求,注重物资储备实用性的同时拓宽物资品种的多样性,建立了包括帐篷、被服、发电机、火炉烟筒、铁丝网在内的多元化物资储备库,积极满足不同灾情保障需要。
二、健全完善制度,规范调拨使用程序。结合储备规模、地域条件、风险种类等特点,完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确保关键时刻调得出、用的上。积极总结前期保障工作经验,探索建立应急救灾物资科学高效的调拨使用工作规程,制定应急救灾物资储备管理、调运报废等规章制度,各类物资管理规范、储存安全。

三、强化日常维护,确保库存物资安全。严格落实应急救灾物资专库储存、专人负责、专账管理,定期维护保养制度,应急物资库管理人员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按照“一月一盘点、一日一查看”的要求,定期开展应急救灾物资清理盘点,做到日清月结。定期做好救灾物资的维护保养工作,对储备的棉被、棉褥等易受潮、易霉变物资按时晾晒整理,对手电筒、喊话器等定期充电,对发电机、对讲机等按期进行测试,确保物资储存数量质量安全。
四、加强培训演练,保障物资高效使用。采取理论教学和实操教学演练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全县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实操演练和应急救灾物资实地安装使用实操培训演练,不断提高对应急设备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保障在紧急情况下能够高效、准确地进行救灾物资的现场安装与使用,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来源:天水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转载: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