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在线天水在线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清水>>正文
【乡村行看振兴】清水:食用菌多元化种植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2024/8/20 17:46:42)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打印本页

  近年来,清水县依托地域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大棚种植、地摆木耳、林下种植等食用菌种植新模式,多元化拓展木耳种植品种及形式,通过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推动食用菌产业发展不断升级,努力把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市场优势,让特色产业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来到白沙镇桑园村食用菌种植现代农业产业园,种植棚内一垛垛菌棒整齐排列,一簇簇金黄的榆黄菇竞相冒出菌棒,长势格外喜人,工人们正忙着采摘、晾晒,现场一片丰收景象。

  “我们在白沙镇桑园村总共种植榆黄菇25万棒,大棚种植15万棒,连栋大棚种植10万棒,预计产值能达到150万元,可以收获鲜菇30万斤左右、干货3万斤左右。”白沙镇桑园村榆黄菇种植负责人李广魁告诉记者。

  桑园村充分利用当地气候优势,创新“党支部+基地+合作社+群众”发展模式,建成食用菌种植现代农业产业园,引导和鼓励村民群众用土地、劳务资源等作为股份资本参与村集体经济生产经营,以提供就业、产业扶持的方式,让广大村民群众共享集体经济发展成果。

  在赵沟村食用菌产业园区,新建的木耳大棚主体已经完工。村道旁边的地摆木耳基地内,核桃树下一排排椴木树桩与菌棒整齐排列,村民正忙着喷水、除草,为木耳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

  “赵沟村在项目建设125座木耳种植大棚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多种种植模式,村集体发展林下木耳种植2万棒,大田木耳种植3万棒,椴木木耳种植800棒。同时,积极引导农户发展庭院木耳种植,使所有农户在木耳种植产业链上增收致富。”白沙镇副镇长李爱国说。

  在发展吊袋木耳、地摆木耳的基础上,白沙镇赵沟村积极探索“庭院经济”新模式,结合“美丽庭院”示范户创建行动,扶持77户农户每户种植地摆木耳500棒,户均增收1500元左右,切实帮助群众在家门口增收致富。

  刚除完草的赵沟村村民郑小䎳告诉记者,“我平常在村上地摆木耳种植基地这帮着干活,家里也摆了400多棒木耳,现在已经摘了5茬,一个菌棒能产一两二钱,收益相当好。”

  从“大园区”到“小庭院”,食用菌撑起了乡村振兴的大梦想。近年来,清水县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打造1个木耳菌棒标准化生产和养菌车间、40个食用菌产业园标准化生产基地,建成2600多座木耳种植大棚、18座总库容1.8万吨的食用菌冷藏库,推广大棚种植、地摆栽培、林下栽培、群众户内栽培等多种模式,年挂植菌棒1460万棒,年产木耳近1095吨,形成了从菌棒生产到木耳种植、晾晒、包装、品牌、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构建起以黑木耳为主,香菇、平菇为辅,滑子菇、灵芝、羊肚菌、猴头菇为补充的“一主多元”食用菌产业发展格局。(清水融媒记者牛启坤)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

摄影相关图片
天水在线视频 | 花舞南山第三场“ 天水在线视频 | 在水一方·天水诗 天水在线视频 | 在水一方·天水诗 天水在线视频 | 在水一方·天水诗 天水在线视频 | 花舞南山,到底有 视频 | 颐达·融悦218首届天水亲 天水花舞南山第三场”打铁花“暨 视频 | 天水在线主播明霞走进花舞 天水在线视频 | 天水摩友打卡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