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走进白沙镇桑园村食用菌种植现代农业产业园,种植棚内一垛垛菌棒整齐排列,一簇簇金黄的榆黄菇竞相冒出菌棒,长势格外喜人,工人们正忙着采摘、晾晒,现场一片丰收景象。

榆黄菇,俗称鸡油菌,又称玉皇菇,因为菌盖为鲜黄色而得名,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据介绍,榆黄菇抗杂能力强,生长发育快、出菇时间短,从现在直到11月份左右,榆黄菇都会一茬接一茬地成熟,可持续采摘销售。
“我们在白沙镇桑园村总共种植榆黄菇25万棒,大棚种植15万棒,连栋大棚种植10万棒,预计产值能达到150万元,可以收获鲜菇30万斤左右、干货3万斤左右。”白沙镇桑园村榆黄菇种植负责人李广魁告诉记者。

桑园村充分利用当地气候优势,创新“党支部+基地+合作社+群众”发展模式,建成食用菌种植现代农业产业园,引导和鼓励村民群众用土地、劳务资源等作为股份资本参与村集体经济生产经营,以提供就业、产业扶持的方式,让广大村民群众共享集体经济发展成果。
近年来,白沙镇坚持局域化布局、园区化发展、规模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的思路,将食用菌产业作为首要产业来抓,立足优势资源条件,先后建成马沟村200亩菌棒加工及种植基地、桑园村35亩食用菌产业园、赵沟村265亩食用菌标准化示范种植基地,推广大棚种植、地摆栽培、林下栽培、群众户内栽培等多种模式,推动了农村闲散劳动力家门口就业,不出村也能鼓起“钱袋子”,为乡村振兴增光添彩。(清水融媒记者牛启坤)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