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在线天水在线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清水>>正文
清水县:推进清洁能源建设 赋能绿色高质量发展(图)
(2024/8/5 10:29:03)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打印本页

  今年以来,清水县立足“农业优先、工业主导”功能定位,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一区三园”工业布局,打造农特产品精深加工、特色轻工、生物医药、清洁能源、新型建材、新材料及装备制造“六大工业体系”。

  清水县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立足区域资源优势,把推进清洁能源一体化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聚力打造能储一体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加快建设“陇东南清洁能源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为乡村振兴增光添彩。

  来到清水县50兆瓦村级光伏电站,山梁上密密麻麻的光伏发电板整齐排列,在太阳的照射下熠熠生辉。不远处的山顶上,巨大的风力发电机迎风转动,将风能源源不断转化为清洁电能,为千家万户送去光明和温暖。

  近年来,清水县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独特的地理环境和风光资源富集优势,积极开发光伏发电和风电等清洁能源,不断扩大清洁能源应用范围,提升清洁能源技术水平,加快清洁能源产业升级。

  清水县50兆瓦村级光伏电站是国家能源局定点帮扶和天津市河北区东西部协作帮扶的重点能源项目,总投资2.96亿元,2019年8月建成并网发电。年发电能力约6000万千瓦时,项目建成至今,累计发电2.8亿千瓦时、收益1.9亿元。

  光伏发电切实带动了农民增收,助力地方经济绿色高效发展。清水县50兆瓦村级光伏电站副经理宋玮介绍,“我们公司负责运营管理的电站有联村光伏电站、单村光伏电站、分布式光伏电站等多个电站,今年截至目前公司负责运维的电站累计发电量3600万千瓦时,产生收益2500万元,缴纳税款185万元,分配到121个脱贫村657万元。”

  为了进一步落实耕地保护政策,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清水县大力推行“农光互补”模式,在光伏板下因地制宜种植作物,让村民不仅“晒着太阳把钱赚”,还能依靠农业种植再添一份收入。

  清水县50兆瓦村级光伏电站光伏场内就种植了2155亩胡麻,目前长势良好,正处于收割状态,农户们提着镰刀,在场内灵活穿梭,不多时,一捆捆胡麻便已经整齐码放在空地上。

  以光促农、农光协同。清水县将光伏发电与农业产业相结合,实现了双重资源的复合高效利用,新能源和农业双创收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据了解,胡麻产生的收益会平均分配至121个脱贫村,农忙时仅吸纳劳动力务工就达到200余人,人均年增收6000元。

  低碳环保、高效利用是清洁能源建设的重要课题。清水县清洁能源产业生态效益显著,正一步一步蓄能发展、逐“绿”向“新”。

  清水县50兆瓦村级光伏电站,按年发电量6000万千瓦时测算,与相同容量火电厂相比,每年节约标煤1.9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98万吨、二氧化硫排放1800吨、氮氧化物排放900吨、碳粉尘排放量1.63万吨,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三峡新能源清水发电有限公司白驼镇60兆瓦风电场项目,年上网电量11774.8万千瓦时,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相比,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3.3万吨,减少烟尘排放量约335.04吨、二氧化硫排放量约803.01吨,氮氧化物排放量约690.06吨,二氧化碳排放量约8.11万吨,节约用水约41.38万吨,有效减少有害物质排放量,减轻环境污染,为进一步促进绿色清洁能源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追“风”揽“光”,清水县正按照“系统谋划、一体化开发、产业链延伸、清洁化应用”的思路,持续加快能储一体发展,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条,构建“发、输、配、储、用”一体化和“风、光、水、储”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产业新格局,打造清洁能源一体化发展示范县。

  如今,清水县广袤的大地上,一台台风力发电机擎天而立、一排排光伏板向阳生辉……清洁能源产业已然成为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清水融媒记者李榕马尧清水县工信局融媒信息员刘振科)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

摄影相关图片
天水在线视频 | 秦州区花舞南山上 天水在线为你推荐研学打卡点—— 天水在线视频 | 天水暑期旅游火爆 天水在线视频| 秦州区2024年夏季 天水在线视频 | 花舞南山上演打铁 天水在线航拍 | 秦州区2024年夏季 天水在线视频 | 天水伏羲广场唱响 天水在线视频 | 天水暑期研学游火 天水在线为你推荐2024年天水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