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水县气候湿润,漫山遍野都有野生艾草,特别是白驼、红堡、王河、松树、黄门、草川等10个乡镇的野生艾草10000多亩,所产的野生艾草叶质醇厚、香气清新、火力适中、通窜性强,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养生价值,是艾灸的高品质原料,为养生保健不可多得的药草。

近年来,清水县依托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良好的生态条件、丰富的康养资源,着力发展康养产业,打造“轩辕故里·康养福地”地域品牌,建成“陇先缘”艾草艾条生产加工基地,利用当地优质野生天然艾草,加工艾叶、艾绒和艾条等康养产品。该基地所在区域位于野生艾草主产区中心地带,地处北纬34°48′、东经105°58′,海拔1740米左右,属沟壑梁峁区,气候温凉半湿润,四季分明,植被丰茂,空气清新,野生艾草遍地。每年端午节前后,山坡田野间的艾草郁郁葱葱,香气袭人,祖祖辈辈流传着采艾、制艾和艾灸的传统。

清水县养心园农耕文化产业旅游专业合作社传承中医养生“治未病”理念,进一步挖掘弘扬中医养生文化,立足艾草艾条生产加工基地,针对本土野生艾草综合开发利用和精品加工加强技术研发,推出艾条、艾柱、艾绒、艾草足浴包、艾草足浴饼、艾草养生枕、艾绒肚兜、艾熏坐垫、艾草香包、艾绒家纺等艾草康养产品康养产品35种,注册了“陇先缘”艾草产品品牌,年均生产艾草200吨、加工艾条50余万支,销往全国各地艾条加工厂和艾灸养生馆。该合作社通过古法石磨加工的1.8和2.0古法艾灸条,以其通经活络、祛湿除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独特功效,受到广大客户的青睐。

艾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本草从新》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用艾叶作为施灸材料,有通经活络、祛除阴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作用。现代药理发现,艾叶挥发油含量多,1.8-桉叶素占50%以上,其它有α-侧柏酮、倍半萜烯醇及其酯。风干艾叶含矿物质10.13%、脂肪2.59%、蛋白质25.85%,以及维生素A、B1、B2、C等。艾草有调经止血、安胎止崩、散寒除湿之效,治月经不调、经痛腹痛、流产、子宫出血,根治风湿性关节炎、头风、月内风等。现代实验研究证明,艾叶具有抗菌及抗病毒、平喘镇咳及祛痰、止血及抗凝血、镇静及抗过敏、护肝利胆等作用。自古以来,因为艾炙百病,故为医家最常用之药。灸用艾叶,一般以越陈越好,故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说法。艾草还可作“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等食谱,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另外,艾草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具有驱除蚊虫的良好功效。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