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举改革旗帜谱写时代新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清水党员干部中引发热烈反响(三)
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相继发布,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以各种形式深入学习,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热潮。

全会指出,要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清水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爱民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进一步凝聚了强大力量、擘画了宏伟蓝图、发出了改革强音。县农业农村局干部职工将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精神上来,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坚决守好两条底线。持续加强对低收入人群和特殊困难群体的监测,因村因户精准制定产业、就业、兜底等帮扶措施,着力消除返贫隐患。加强对1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田间管理,抓好25.9万亩冬小麦和6.2万亩冬油菜种植,确保粮食种植面积达到67.5万亩,产量达到18.5万吨以上。二是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加强对食用菌、汉麻、果品等特色产业的田间管护力度,适时组织群众开展采收销售,不断增加群众收入。创建‘三品一标’5个,‘甘味’农产品1个。加快衔接资金项目建设进度,力争7月底前全部建成投用。尽早谋划2025年特色产业发展工作,出台种养产业奖补方案,不断巩固产业发展成果。三是加快推进乡村建设。争创省级‘和美乡村’2个、市级5个、县级10个。针对乡镇中心村和偏远自然村,重点开展‘八乱’问题整治,不断改善村庄面貌。围绕卫生厕所抓进度、抓质量、抓资金、抓验收、抓使用,力争9月底前全面完成剩余828座卫生厕所改造任务。实现人居环境净化、美化、绿化、规范化、常态化的‘五化’目标。”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引领未来。全会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清水县红堡镇党委书记李斌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具有里程碑式重大意义的盛会,紧紧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绘就了气势恢宏、清晰具体的改革画卷,为我们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方向。红堡镇将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抓好落实:一是在深学上下功夫。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的重大政治任务,通过召开党委会、镇村两级干部会议,逐句研读,深刻领会指导思想和具体部署,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保持定力、坚定信心、担当作为,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二是在细悟上下功夫。对标全会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突破传统、变革思维、创新方式,持续深化‘一廊一域一区一带一中心’区域建设,按照‘1555’总体发展思路,突出党建引领这一统揽,划分白驼河流域、后川河流域、小泉峡流域、城郊片带、太坪山区五大片区错位发展,推动粮食安全、食用菌、设施农业、特色产业、二三产业五大产业齐头并进,着力把红堡镇建成全县城区功能承载区、县域交通通道保障区、现代设施农业引领区、和美乡村创建示范区、基层社会治理先行区。三是在笃行上下功夫。以更加务实有力的举措抓党建引领,探索创新‘535’基层党建工作新模式,在深化党建联建的基础上,建成党建联合体5个,拓宽村集体增收渠道,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以更加细致拼搏的精神抓项目工作,实施好财政衔接资金项目,全力保障全县重大项目。以更加开拓创新的思路抓产业发展,落细落实5.1万亩粮食种植任务,因地制宜发展金银花、半夏等特色产业,着力提升草莓产业品质和附加值,按照重点发展十村、培育大户百户、规模突破千亩、产量达到万吨的‘十百千万’思路,在扩大牛头河流域食用菌、白驼河流域设施蔬菜两大产业集群发展上实现新突破。以更加坚定不移的态度抓乡村振兴,深入推进周家村省级和美乡村创建行动,常态化开展‘主题党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建立健全三调对接机制,着力构建‘三治融合’社会治理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大家纷纷表示,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凝心聚力、奋发进取,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