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清水县立足“农业优先、工业主导”功能定位,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一区三园”工业布局,打造农特产品精深加工、特色轻工、生物医药、清洁能源、新型建材、新材料及装备制造“六大工业体系”。上半年,清水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4.1%,全市排名第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1.64亿元,同比增长97.94%,全市排名第三,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乘着新型工业化的“东风”,清水县新型建材产业全力推进倍增行动。在结构优化、融合发展、绿色转型等方面均取得较大突破,走出了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经过多年发展,清水县新型建材产业已形成门类齐全、覆盖面广的产业格局,主要包括混凝土、新型墙体材料、玻璃等行业。
近日,来到天水三义混凝土有限公司,只见厂区内数辆大型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来来往往,正在源源不断地生产运送混凝土。

天水三义混凝土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经营各种强度等级混凝土和特种混凝土、机制碎石、机制砂加工销售。公司采用中国知名品牌柳工鸿得利所生产的全套混凝土专业设备,泵送设备全自动化,设计年产能50万立方米,具备生产C10—C60等不同型号混凝土的能力。已建设完成投产的机制砂项目占地15亩,一期投资6000万元,项目包括3000平方米生产厂房和高品质机制砂(碎石)成套生产线,年生产机制砂和机制碎石可达10万立方米。

“我们公司生产多种不同型号的混凝土、机制砂、机制碎石,引进全自动生产设备,促进混凝土行业转型升级,在各环节都体现节能、环保、高效的生产理念。2023年以来,混凝土产量有20万立方米左右,年产值在8000万元左右,缴纳税收400万元左右。后期,我们将根据市场情况,逐步扩大生产规模,进一步提升产量和效能。”天水三义混凝土有限公司经理王震介绍说。

来到红堡工业园区北方鑫达钢化玻璃厂房内,各种机器设备正在运行,车间环境干净整洁,各类材料有序摆放,工人们按各自分工进行材料加工、运送等工作,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目前我们公司主要生产家装领域的中空玻璃、防火玻璃、钢化玻璃、夹胶玻璃等。产品主要销往天水地区的周边县市,每年50万平方米玻璃的产量达产后年收入将达到3000万元左右,可以给地方提供400万元左右的税收,解决当地务工人员50人左右。”甘肃北方鑫达玻璃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志琪说。

近年来,清水县新型建材产业积极培优建强建材品种、品质和品牌,加强标准建设,不断丰富产品品种、持续提高产品品质、精心打造产品品牌,加快转向追求质量效益的集约发展模式,推动建材业与上下游行业融合发展,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推动绿色建筑与绿色建材标准协同发展,以实际行动践行国家提倡的节能、环保、高效理念。

下一步,清水县将立足新型建材产业基础和优势,紧盯新型建材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强化政策引导和精准服务,进一步优化生产力布局,鼓励企业深耕行业、强化创新,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壮大现有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完善产业生态,助推新型建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清水融媒记者 李榕 马尧 清水县工信局融媒信息员刘振科)
(新闻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马文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