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8日,清水县第二届《黄帝内经》治未病中医养生学术交流活动成功举办。本次交流会由清水县健康产业发展服务中心指导,清水县黄帝内经研究会、清水县养生协会承办,以“传承《黄帝内经》智慧,推动中医事业发展”为主题,吸引了众多中医界的专家、学者、从业者及爱好者齐聚一堂,探寻轩辕文化的根脉,传承中医养生治未病理念,重温中医药工作者的初心,共同探讨中医养生的奥秘与发展。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范瑞雪出席了研讨交流活动。
清水是轩辕故里,以“清泉四注”而得名。据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渭水》所载,轩辕黄帝便生于此地。轩辕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独特地位,而《黄帝内经》作为轩辕文化的精髓之一,其非药治未病的养生理论备受推崇。《黄帝内经》作为中华医学的重要经典,其治未病的理念在清水县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应用。本次学术交流会的举办,正是为了进一步挖掘和弘扬清水县的中医养生文化,推动《黄帝内经》治未病理念的传播与发展。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纷纷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原甘肃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院长、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飞天学者、甘肃省名中医戴恩来以《养生以德,仁者长寿》为题,深入剖析了养生与的道德修养之间的紧密联系。强调养神首要养心,心神健旺才能健康长寿。

甘肃省名中医、甘肃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党委书记曹宝国以《基于<黄帝内经>理论,探析从脾论治冠心病》为题,详细阐述了从脾论治冠心病的理论依据和临床实践经验。他通过对经典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大量临床案例的分析,为冠心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甘肃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原副院长、教授、甘肃省针灸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甘肃中医学院皇普谧针灸研究所副所长雒成林以《在<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思想探讨》为题,系统梳理了蕴含在《黄帝内经》中的“道德修真养生”“顺应四时养生”“固密阳气养生”等养生思想,详细解读了这些养生理念内涵和实践方法,生动展示了这些古老养生思想在当今社会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甘肃中医药大学陇药产业创新研究院院长、副教授、博士、甘肃飞天计划青年学者吴国泰以《中药与中医的关系和互助发展探析》为题,深刻阐述了中医和中药的时代发展特征,倡导在“大中医”“三分法”“五要素”的基础之上,提出未来医学“三融合”的发展思路。

甘肃省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医学教学部主任、教授、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甘肃省领军人才、飞天学者颜春鲁以《<黄帝内经>治未病思想与中医养生》为题,详细解读了《黄帝内经》中的治未病核心观点,对9种中医体质提出了具体的调护方案。

甘肃省名中医、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主任医师赵斌以《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尽享天年》为题,系统阐述了中医养生的重要原则,强调中医养生要注重与自然和谐统一、追求身心平衡的理念,通过遵循这些原则,可以更好地维护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甘肃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医学博士任红艳以《<黄帝内经>养生之道》为题,深入探讨了中医药养生“顺天、守神、全形、修德”四个方面,为参会者带来了深刻启示。
位专家学者深入剖析《黄帝内经》中治未病的核心理念,以及如何将古老智慧与现代医学有机结合。他们旁征博引,结合临床案例,为参会者呈现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
经过深入研讨,本次交流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在《黄帝内经》治未病中医养生方面达成了一系列共识,为今后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了重要指导,也为引进先进技术和理念搭建了桥梁,促进了清水县与其他地区在中医养生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是进一步提升了清水县在中医养生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推动当地中医养生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城人文经典,千年养生福地。近年来,清水县积极弘扬中医养生文化,依托县域内丰富的文化、生态、温泉和中医药资源优势,大力推进中医养生馆建设。以中医养生文化为引领,开办了一批“治未病·清水中医养生馆”,开发了多种康养及大健康产品,建设了多个生态功能疗养基地,努力发展康养及大健康产业,致力于建设黄河上游康养及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先行区,助力“健康清水”建设,引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此次清水县第二届《黄帝内经》治未病中医养生学术交流活动的圆满举行,不仅传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为推动中医养生事业的进步,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作出了积极贡献。相信在未来,清水县将凭借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创新精神,在中医养生领域取得更为卓越的成就。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马文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