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麦浪穗飘香,遍地金黄丰收忙。眼下,小麦已经陆续进入收割季。来到清水县金集镇马列湾小麦良种繁育基地,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数辆收割机正在金黄的麦田中来回穿梭,一垄垄成熟的小麦被卷进机器,收割、脱粒、秸秆粉碎等工序一气呵成,金黄饱满的麦粒从收割机舱门倾泻而下,源源不断地被送上拉粮车,一派丰收景象。
“金集镇马列湾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共种植小麦5240亩,目前每天投入收割机20台左右,每天收割1000亩,现在已经收割了三天,还有两天就能完成收割。通过测产,每亩能达到430公斤左右。”金集镇镇长刘亚平说。
为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金集镇依托“公司+科研院所+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聚焦品种选育、科学管理、联农带农、补链延链“四环节”,推行“统一供种、统一管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割、统一收购”的“五统一”基地运营模式,优化整合技术、市场、农资、土地、劳动力等资源,打造集小麦种植、育种、烘干、加工、储存、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开启群众在家门口增收致富的新模式。
在天水德和丰农业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烘干车间,运送小麦的车辆络绎不绝,烘干生产线正在开足马力24小时作业,确保小麦颗粒归仓。
伴随着烘干机嗡嗡的响声,金灿灿的麦子进入输送漏斗后,通过分级筛选,清理出大糠、粉皮等杂质后,被传送设备送进烘干仓。为加快烘干进度,车间配备了双班作业人员,机械24小时运转。
天水德和丰农业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黄鹏飞告诉记者,“我们公司现在有3个加工车间,运来的小麦经过筛选后进入烘干塔烘干,再进入精选机进行精选,最后进行包衣包装。可带动周边劳力务工每年300人次,现在厂里务工人员有十几人。”经过烘干,能够有效降低种子的代谢速率,延长贮存时间,提高种子质量。目前,车间每天可烘干小麦种子120吨、精选50吨。
金集镇始终坚持把粮食安全作为“国之大者”,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今年在马列湾建成5240亩小麦良种繁育基地1处,通过“科研院所+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不断延链补链强链,建成金蕊香面粉加工和挂面厂一处,同时在已建成210平方米小麦良种烘干加工车间的基础上,2024年实施小麦烘干仓储二期项目,逐步形成小麦良种包衣包装和面粉、挂面加工双渠道,全面建成集小麦种植、育种、烘干、加工、储存、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有力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图/文清水融媒记者刘涛赵甲伟牛启坤)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