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在线天水在线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清水>>正文
清水县白驼镇:生态避险搬迁让群众既安居又乐业(图)
(2024/6/22 11:08:26)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打印本页

  6月18日,卢米娃和她的家人一大早就来到了白驼镇姚黄新村安置点。

  这一天,对她来讲意义非凡。“今天是我第一天装修新房子的日子。”

  装料、运料、卸料……50多岁的她手脚麻利、干劲十足,一会的工夫,就将和好的水泥装满了手推车。卢米娃感慨道,“没想到50多岁了,我还能给自己装修新房子。”

  卢米娃原来住在老庄里,不仅交通不便,而且靠近山崖,属于地质灾害隐患点,搬进新房成了她迫切的愿望。如今,她借助政策的红利,在姚黄新村的集中安置点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并且离住进新家的日子也越来越近。她告诉记者,“后半年搬到这个安置点,我很高兴,以后出去买菜就方便了,娃娃上学的时候能在家门口坐公交,既方便又安全。”

  卢米娃正在姚黄新村安置点装修的新房子就是白驼镇实施的第二期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工程。

  为保障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保质保量实施,有效解决群众搬迁后顾之忧,最大程度满足搬迁群众需求,清水县结合生态搬迁工作实际,配套制定“10+5+N”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优惠政策。该政策包括10万元财政补助资金、5万元财政贴息贷款以及N条配套扶持优惠政策。

  年,白驼镇就已经通过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让当地的135户623人实现了安居宜居的美好愿景。今明两年还将有81户群众陆续搬出地质灾害隐患区,搬进生态宜居房,过上好日子。

  “我们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生活好、能融入’这一目标,坚持把避险搬迁与和美乡村建设有机结合,因地制宜,梯次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效。2024年搬迁的16户已完成房屋主体和附属工程建设,正在进行室内装修,确保9月底前全部搬迁入住,2025年搬迁的65户已开工建设,目前正在进行场地平整,预计2024年10月全部完工。”白驼镇副镇长赵文辉告诉记者。

  姚黄新村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是清水县涉及搬迁人口最多的一次集体搬迁。针对往哪里搬迁,既能够满足群众的就医、入学、购物、出行等需求,也能够让群众在附近务工,增加收入,当地经过了综合考虑,最终将搬迁点选在位于白驼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带产业集中区,紧靠省道S218线、环境优美、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的下黄自然村。

  该搬迁点距离清水县城20多公里,离白驼镇政府3公里左右。附近有白驼镇中心幼儿园、白驼镇中心小学、清水四中,乡镇卫生院,城乡公交车也在安置点设置站点,方便了搬迁群众看病就医,就近入学和日常出行。

  近年来,白驼镇抢抓清水县加快推进康养及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积极推进养生产品的研发和生产。2023年,当地在搬迁点附近建成养生枕加工车间,不仅让当地的特色产业得到了极大发展,也带动搬迁群众实现增收致富。

  记者走进养生枕填充车间,务工人员正在给枕头填装荞麦壳。在搬迁点附近的车间里工作,既增加了群众的收入,也满足了务工人员照顾家庭的需求。

  甘肃养源清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宏宏告诉记者,“目前,我们公司共研发生产中医养生枕头24款46种花色,借助国家能源局消费帮扶和县内康养产业政策,2023年销售收入突破300万元,带动48名群众就业增收。”

  为了让搬迁群众能致富,当地在抓好传统产业的基础上,按照“川区设施农业、山区特色农业、林缘区康养农业、园区化发展畜牧业”的产业发展布局,在搬迁点周边建成小杂粮基地、蔬菜基地、木耳基地、中药材基地和养殖基地,吸纳60多户搬迁群众发展产业和160名群众务工,做到家家户户都有增收产业,让群众既住上“好房子”、又过上“好日子”。此外,还充分挖掘当地特色资源,建成养生枕、艾草、服饰加工车间,吸纳120余名搬迁群众就近就业,努力让搬迁点群众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

  仲夏六月,万物丰茂,清水大地处处透露生机与希望。在姚黄新村第三期生态避险搬迁项目施工现场,机声隆隆,施工人员正在抢抓工期、进行平地。接下来,这片空旷的土地上将会有更多的生态宜居房拔地而起,更多搬迁群众的安居梦也将从这里开始。(清水融媒记者  丁文艳 牛启坤)

(新闻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马文洁)

摄影相关图片
天水在线航拍|一下雪,天水就变 天水在线视频|秦州区2024年春节 视频|天水伏羲庙举行甲辰年春祭 天水在线实习主播珂珂走进天水伏 天水在线视频|天水净土寺夜景 天水在线视频|天水市文化馆书画 天水在线视频|朝山会 天水在线视频|麦积镇麦积村社火 视频|龙城天水的除夕夜,鞭炮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