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在线天水在线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清水>>正文
【乡村行看产业】清水县红堡镇: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6/15 13:02:46)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打印本页

  农业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清水县红堡镇因地制宜,积极发展高标准大棚、万寿菊高产田等现代化农业项目,为全镇产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不断开辟增收致富的新路径。

  眼下正值西瓜新鲜上市的季节,走进红堡镇小泉村设施农业大棚内,一个个浑圆饱满的西瓜掩映在藤蔓之间,长势喜人,农户们在棚内来回穿梭,挑选熟瓜进行采摘,一派丰收景象。

  “今年我们在小泉村租了十个大棚,种植‘西瓜+草莓’,现在每棚西瓜产量平均5000斤,一茬下来能收入8万元左右。”红堡镇小泉村瓜农粱阿同说。

  红堡镇以安坪村为中心的牛头河、后川河交汇地带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是清水县高品质设施蔬菜瓜果的核心地带。为推进特色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近年来,红堡镇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把发展大棚经济作为引导和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突破口,为农民增收致富搭建平台。

  在清水县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设施农业建设项目和清水县白驼河流域设施农业建设项目现场,一座座大棚拔地而起,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确保能够按时完成大棚搭建。

  “我们正在建设的温室大棚共有23座16740平方米,现在正在铺设棚膜,预计下周五就能全部交工。”清水县白驼河流域设施农业建设项目负责人马依司格说。

  相较于传统种植方式,设施大棚具有高效生产、环保节能、节约成本及创新模式的优势,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保证了农产品质量,还能够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截止目前,红堡镇4万多平方米的设施农业项目基本完工,二期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同时,为转变“产量不够,面积来凑”的固有思维,红堡镇积极推广“高质量整地、高标准种植、高效率灌溉”的“三高”种植模式,实现高产、优质和高效栽培,推动万寿菊产业提质增效。

  来到小泉村万寿菊高产田示范点,一株株挺拔健壮的万寿菊迎风而立,长势喜人。

  “我们小泉村今年种植了15亩万寿菊高产田,采取了滴灌种植的方式,预计亩产能达到1.8吨,相当于山区种植的3倍以上。”红堡镇小泉村党支部书记高芳军说。

  “近年来,红堡镇按照全县产业集群布局,提出‘十百千万’设施农业发展思路,在牛头河、后川河、白驼河三大流域,建成设施农业371座15.8万平方米,今年建成8.5万平方米,年产量可达3500吨,产值6400万元。建成种植高产田示范点260亩,持续推进全镇产业高质量发展。”清水县红堡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曹亚斌说。(清水融媒记者牛启坤)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

摄影相关图片
天水在线航拍|一下雪,天水就变 天水在线视频|秦州区2024年春节 视频|天水伏羲庙举行甲辰年春祭 天水在线实习主播珂珂走进天水伏 天水在线视频|天水净土寺夜景 天水在线视频|天水市文化馆书画 天水在线视频|朝山会 天水在线视频|麦积镇麦积村社火 视频|龙城天水的除夕夜,鞭炮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