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在线天水在线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清水>>正文
【乡村行看产业】清水县山门镇:黑木耳迎来采摘旺季小木耳拓宽农户致富路
(2024/6/14 9:25:45)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打印本页

  时下,在山门镇山门村的黑木耳种植基地内,一排排菌包整齐挂袋,黑木耳破袋而出,细嫩的叶片层层叠叠、长势喜人,菌农们迎来了最忙碌的季节。

  “今年是我们村第三年种植木耳,总共有7座生产棚、2座晾晒棚,采购菌棒45000棒,目前正在进行第二轮采摘工作,第一轮生产干木耳800多斤,按照前期采摘情况来看,全年可产出干木耳5000斤,产值20万元左右,增加村集体收入8万余元,带动23户农户增收2000元以上。”山门镇山门村党支部书记李子龙说。

  山门镇空气湿润、昼夜温差较大,水资源丰沛,森林覆盖率高,为黑木耳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近年来,山门镇立足资源禀赋,优化产业布局,在抓好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充分挖掘当地特色产业,将木耳种植作为发展集体经济的新引擎,进一步培育特色高效产业,使木耳产业成为村集体和农民增收的一把“金钥匙”

  在不远处的山门镇刘崖村,一座座整齐排列的钢架大棚已经初具规模,棚内棚外都是一派忙碌的景象,大家都在为早日挂棒投产做最后的准备。

  山门镇刘崖村党支部书记王文秀告诉记者,“刘崖村木耳种植基地计划搭建种植木耳大棚9000平方米,晾晒棚4300平方米,目前已经完成了种植大棚的搭建工作,正在进行晾晒大棚的搭建工作,木耳菌棒已经陆续进棚进行开口等工作,预计6月底完成菌棒悬挂工作。”

  据了解,木耳大棚建成后,将由合作社租赁运营,预计年产黑木耳25000公斤,实现产值150万元,增加村集体经济11万元以上,能够带动30户低收入户就近务工,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看着自家门口的木耳基地建起来了,刘崖村村民发展木耳产业的信心更足了。刘爱锋便是其中的一员。今年年初,他从合作社拿来了290个菌棒在自家庭院尝试进行种植,在他的悉心照料下,如今菌棒上已经探出了一簇簇的木耳。

  “我们山门镇这几年木耳产业发展得很好,今年我们刘崖村也是第一次种植,借着这个机会,我们村给部分农户提供了菌棒,农户可以在自己家的院子里种植,目前长势较好,产出的木耳既可以自己吃也能增加收入,还能学习木耳种植技术。”山门镇刘崖村村民刘爱锋说。

  刘崖村党支部成员通过实地调研,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的方式,今年共带动10户群众发展庭院地摆木耳0.5万棒,合作社前期提供菌棒和技术指导、后期统一收购销售,解决了种植户的后顾之忧。

  山门镇通过推广种植,黑木耳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生产规模、产品质量和市场影响力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了当地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

  据山门镇镇长刘斌介绍,“山门镇围绕全镇'四带一核多点产业’布局,计划把食用菌产业发展成强村富民的大产业,聚力打造高桥河流域食用菌产业片带。目前已建成食用菌种植基地9处,制菌基地1处,有6个村集体自主种植,两家企业带动6个村集体入股种植。同时在刘崖村示范带动10户群众发展庭院地摆木耳种植,迈出了群众自主种植黑木耳的第一步,全镇年种植菌棒120万棒左右,年产值约500万元。”

  随着黑木耳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山门镇的乡村振兴之路也越走越宽广。山门镇将继续发挥资源优势,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推动黑木耳产业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发展,为农户创造更多的增收机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图/文清水融媒记者王永强王卫东)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

摄影相关图片
天水在线航拍|一下雪,天水就变 天水在线视频|秦州区2024年春节 视频|天水伏羲庙举行甲辰年春祭 天水在线实习主播珂珂走进天水伏 天水在线视频|天水净土寺夜景 天水在线视频|天水市文化馆书画 天水在线视频|朝山会 天水在线视频|麦积镇麦积村社火 视频|龙城天水的除夕夜,鞭炮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