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草川铺镇依托自然资源优势,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紧盯“东北药材、西南蔬菜、全域蚕豆”的发展方向,着力构建“一域三线十三湾”产业布局,不断加大特色产业规模化种植和示范点建设,全力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走进草川铺镇磨儿村木耳种植大棚,一串串菌棒排列整齐,肥硕的黑木耳破袋而出,密密麻麻地长满了菌棒,农户们正穿梭在菌棒间忙着采摘木耳,一派丰收景象。
“我今年在磨儿村种植了6座木耳大棚,每座大棚挂袋2万棒,总共12万棒,现在已经开始第二茬采摘,预计九月底全部采摘结束,能采摘5吨左右。”草川铺镇磨儿村木耳种植大棚负责人张世强说。

磨儿村村民刘慧芳告诉记者,自从木耳大棚建起,也不用去外面打工,在家门口就能务工挣钱。“一茬能采一周,休息三天第二茬就开始采摘了,一周能挣700元,一天挣100元左右。”

伴随着气温的日渐回暖,草川铺镇蚕豆迎来了最佳生长期,来到草川铺镇磨儿村蚕豆种植点,放眼望去,连片的蚕豆绿意盎然、长势喜人。
连日来,草川铺镇抢抓时机,积极组织农业中心干部深入田间地头,督促指导各村群众紧锣密鼓开展杂草清除、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工作,为蚕豆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今年种植了350亩大豆,因为管护精细,组织了村上的闲散劳力给大豆进行除草、喷药、施肥,今年大豆长势喜人,我种植的350亩大约收入24万元。”草川铺镇磨儿村种植大户杨建西说。

“今年,草川铺镇按照东北药材,西南蔬菜,全域蚕豆的产业发展思路,在全镇范围内种植蚕豆7400亩,主要引导全镇的合作社、产业大户以及300多户农户自主参与,预计每亩收入800元左右,总收益达300多万元。”草川铺镇副镇长白延亮说。
促进群众增收,基础在产业、潜力在产业、希望在产业。草川铺镇聚焦全镇“1+3”产业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将发展特色种植产业作为助推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的有力举措,持续强化党建引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图/文清水融媒记者张平安牛启坤)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