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沙村下店子村口,沿北山向上前行300余步,有一棵年代久远的老柳树。再向上行走30多步,便见一汪汪从小碎石头中流出的泉水,清澈见底,这就是“丁香老泉”。

丁香老泉因被漫山遍野的紫丁香环绕而得名,整片山坡阳面400余亩全是紫花丁香。谷雨前后,草长莺飞。每到这个季节,丁香花争奇斗艳、清香的气息浓烈袭人,行人从路边穿过,往往会驻足观赏。

丁香是春天里开的较早的一种花。枝矮花繁,花儿清新淡雅、形状似长筒十字心结,细细碎碎地点缀在枝杈间,不浓不艳,紫中露白、白中带紫,远远望去一团团,一簇簇,如云如霞。将春天的下店子后山打扮得多姿多彩,分外妖娆。

白沙历史悠久。西汉丝绸之路开通后,为丝绸之路南路商贸重镇;晋时,为白沙镇治地;隋代,为内莎乡治地;五代时筑有防番城;北宋时,为白沙镇治所;民国初期,先后为南区团防公所、南区行政区公所、白沙镇公所驻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白沙区公所驻地;1950年,为白沙区白沙乡人民政府驻地,此后为白沙镇人民政府驻地。下店子自然组人口为白沙村人口的三分之一,1990年之前,白沙村下店子人畜用水,全依赖于丁香老泉。起名老泉是因为从有下店子,就有人饮丁香泉水。时至今日,依然有部分下店子老人沏茶使用老泉之水。
在这漫长的白沙人文历史之中,白沙镇下店子丁香老泉之水,养育了下店子人民。经历史变迁,丁香老泉曾有几个名字。最早称柳柳泉,因泉水下有柳树而得名。清朝时期,因下店子郭姓人家出一武进士,时任四川提督,名叫郭相忠,据说当时提督饮马泉为三部分。泉眼出水的地方建设有井,井水群众生活用水。井水多余的水溢出流入池,以供牲畜用水。池中之水再次流出向下,为涝池,妇女都在涝池中用水洗衣。每次郭提督回家,战马饮水都在于此,下店子群众亲切的称此泉为提督饮马泉。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