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在线天水在线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清水>>正文
清水:“四好农村路”赋能乡村振兴(图)
(2023/9/25 15:04:06)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打印本页

  近年来,清水县紧盯破除制约乡村发展的交通“瓶颈”,着力巩固提升“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成果,全面推进农村公路建管养运综合协调发展,为乡村振兴铺就“快车道”。

  树立“大交通”理念,统筹乡村建设、产业发展、旅游开发等,系统规划农村路网,实现城乡交通规划一张网、建设一盘棋。采取新建、改造、升级、联网等方式,逐步硬化沙土路、提升“老化路”、拓宽“ 瓶颈路”、打通“ 断头路”,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682公里,构筑起外通内联、 通村畅乡、安全便捷的路网体系。实行县级领导包统筹抓调度、交通部门科级干部包项目抓指导、专业技术人员包标段抓质量、一般干部包路段抓进度,定目标、 定任务、定人员、定责任、定标准、定时限的“ 四包六定”责任制,建立健全投入保障、建设管理、土地供应等政策支持体系。近年来,通过整合财政资金、衔接资金、一般债券资金,共投入“四好农村路”建设资金 4.4 亿元,全县乡镇通三级公路比例达89%, 建制村硬化路实现全覆盖,自然村通硬化路率达 98%,全县农村公路质量抽检率达100%。

  创新实施县乡村三级“双路长”农村公路管理模式,建立“巡查、处置、督查、通报”工作流程和联席会议、信息报送、督导检查、问题督办、 验收考核工作制度,438名三级路长统筹片区资源,分级抓好道路管护和路域环境整治,做到管理责任到岗到人。建成 5个区域性交通综合服务中心,分片区负责农村公路管理。成立18个乡镇农村公路管理所,设立建制村交通劝导站,将公路管护写入村规民约,推动日常管理延伸到村、触角到组,形成以点带面、多点连片、连片成网、功能完善的公路管护网络。推行智慧管理。创新“互联网+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模式,建成集路产管理、路况状态、养护管理、巡查监督等13项应用系统的农村交通运输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科学设置主干道治超点,利用班线车、公交车车载成像设施,实时采集推送农村公路病害、违法行为信息,推动农村公路管护信息化、精准化、高效化,全县农村公路完好率达 97%。

  按照主干道“属地就近,包段养护”、乡村道“包村养护,包村监管”原则,建立以县站、区域交通服务中心、乡所、村民管养小组为主, 421名公益性岗位为辅的农村公路养护体系,通过加强养护人员专业技能培训,配置挖掘机、装载机、灌缝机等设备,提升养护工作质效。县财政每年列支养护资金1000万元以上,将农村公路纳入财产保险体系,降低灾毁维修成本。设立“以奖代补”基金,激励引导乡镇和村户投工投劳。坚持“以树养路、以绿美路”,因地制宜栽植行道树1600 公里,建成绿化带1400多公里,种植花卉1700多亩,建成微地形、小节点180多个,农村公路成为“流动风景线” ,X307线被评为“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

  积极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开通农村班线线路57条、城乡公交线路13条,更新改造农村客运站点94个,建制村全部通班车。探索推行定点接送、定时包车等“定制化服务”,以更加灵活多样的客运模式方便群众出行。坚持“ 公路围着产业建”,以 10个农业全产业链生产基地和“ 五大产业示范片带”为重点,推动农村公路向田间地头延伸,主产区产业路覆盖率达100%,2022年全县农村居民收入增长7.1%,260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达 27.4万元,均位居全市第一。 健全“县有服务中心、乡有服务站、村有服务点”的电商物流服务体系,打造客货邮融合发展示范站点 3个,开通示范线路3条,让苹果、樱桃、花椒、艾条等产品搭上电商“直通车”,畅销全国各地,全县农特产品线上销售达30%、销售收入增加15%。围绕 7条精品旅游线路,建成旅游路18条84.5公里,在花舞北山、香怡南塬、邽山生态园3个田园综合体打造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彩化道路13公里,吸引游客打卡观光,促进文旅农康融合发展。今年以来全县接待游客122.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88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8.4%和135.6%。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

摄影相关图片
天水在线视频|天水市庆祝第六个 天水在线视频|秦州区平南镇庆祝 秦州区庆祝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天水在线摄影报道|今年的“花牛 28888元!2023年天水花牛苹果大奖 天水市庆祝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天水在线视频|天水花牛苹果大奖 天水在线视频|秦州区庆祝第六个 天水在线视频|清水县庆祝2023年